(四川省瀘州市梓橦路小學校,四川 瀘州 646000)
近年來,我國小學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要從小培養人的道德修養,從小教育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培養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人格。作為這兩個問題的主要培養陣地,小學不斷探索學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問題,完善自己對小學生生活方式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互聯網+”時代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求在學生未出現心理問題時進行積極的預防,在出現心理問題以后,及時進行干預治療。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下小學生的個性更加突出,一些學生有更多的特異性心理障礙和更多的心理應激事件。在這種情況下,網絡的有效使用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包括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學校自己的網站還可以開設部分關于心理健康的網頁,如在線討論、在線治療網絡咨詢等,在網站上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動員和號召更多的小學生自愿加入?!盎ヂ摼W+”時代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還要結合線下的資源,比如要將網上測試與網下篩查、干預、跟蹤治療相結合,形成一體化的工作體制。
學生有時候羞于當面表達與坦露心理需求,這時就可以借助網絡間接地向老師、同學求助。心理教師可以開通QQ群或微信群,提供一個在線咨詢服務平臺,讓學生把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情緒宣泄出來。對于積極的需求,心理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應適當滿足;對于不合理的需求,則應正確引導,疏通心理誤區。針對部分內向、不善表達、不愿暴露身份的小學生,心理教師則需提供電子郵箱,引導他們通過電子郵件來進行心理咨詢。此外,面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還可以建立學生網絡論壇,已掌握一定信息技術的他們已能在網上游刃有余地發表自己的想法、見解和困惑。網絡的便捷性、隱蔽性等特點為這種生生互動互助和資源共享的開展打破了時空限制,也提高了小學生的心靈開放度。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家長對網絡使用的提高,網上家長學校和網上家長論壇逐漸興起。此外,開展家長和孩子教育網上沙龍活動也是可行的。這種網上“家長育兒”交流避免了家長與老師見面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問題,幫助家長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目的選擇相應的主題沙龍,增加了家長之間的互動和互助。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學習家庭教育的知識和技能,逐步完善家庭教育模式,為孩子創造一個溫馨、輕松、和諧的家庭心理環境。在“親子教育”網絡沙龍的過程中,雖然存在諸多困難,但經過多次的運作,網絡沙龍活動在家長的贊譽中不斷得到完善。網絡沙龍活動帶著趣味性、知識性和故事性,家長反響熱烈,參與熱情高漲。
互聯網為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首先,學校可通過網絡與社區、醫院或個人心理咨詢工作室等心理健康服務部門協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校也可以與醫院心理門診部協商,共享醫院專業的心理輔導和治療設備。其次,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共同創造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通力合作建立優秀的心理網站,并加強監管,凈化網絡心理環境。
“互聯網+”時代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該遵循四大原則,分別是實效性、主體性、整體性以及發展性原則?;ヂ摼W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也要考慮到學生每一個個體的認知水平與精神意志是不盡相同的,所以需要依據小學生的自身特點設置多元化的心理教育教學內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種技巧,重要的是引領他們自愿去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增強“互聯網+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網絡教育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弊端,所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聯網的時代下,也要注意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在網頁上呈現的方式多為理論性的,小學生會不感興趣,因此,要多增加促進情感交流的網絡模塊,使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促進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主體性的發揮;根據“互聯網+”時代下小學生生活方式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特點,將學校、家庭、社會橫向聯系,縱向溝通,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新形勢下的整體性發展。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教育革新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家庭和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水平以及網絡信息化能力都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大影響。建立家庭與學校合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展。通過家校教育方式的改變,使小學生可以心理健康,人格完整,能在順境中向上、在逆境中頑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