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山 李 琴
(1. 貴州商學院 文化與藝術傳媒學院 貴州貴陽 550000;2. 貴州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貴州貴陽 550000)
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在改革開放以后,有了跨越式的發展;其中民辦高等教育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步,它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全面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
高等教育法規的內容和重要性。法規主要包含高校法律制度、高校教師法律制度、高校學生法律制度、學業證書和學位制度、高等職業教育與成人高等教育法律制度、民辦高等教育法律制度和中外合作辦學法律制度。
其對于規范全國高等學校的管理工作,明確高校師生的各種權利和義務,幫助高校開展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具有無法替代的指導作用。
高等教育法規可以有效規范民辦高校教育工作職責。大多數高校中,都沒有很好地遵循高等教育法規,其工作內容大都按照學校領導自己的想法和教職工的意見進行安排,而工作內容風向標多是以當前社會需求為導向。這直接導致了我國很多高校無法完成高質量的學術建設,繼而造成在校學生知識、能力都無法滿足社會需求。而高等教育法規是教育部根據研究制定的,如果所有高校都能嚴格遵守高等教育法規,高校教育就能獲得較好效果。
高等教育法規可以保護民辦高校教師的有效權益。教育法規不僅僅是對高校教師的一種約束,更是對教師們的一種保護。在校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運用高等教育法規,保障自己在學校的切實權益,只有這樣才能讓老師們受到好的待遇。可見,高等教育法規是一項全面的法規,它不只是保障學生及家長的利益,還保護學校和教師利益,只有全國高校教師都能夠遵守高等教育法規,才能實現老師與學生的共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既有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性特征,也有其特別的屬性存在。其中,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在經費的來源、師資的組成、人才的培養、學校的管理等諸多方面有著極大的差異,多種因素造成民辦高校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呈現出獨特性。
民辦高校教育工作者工作對高等教育法規普及的促進意義。高等教育法規對民辦高校教育工作具有指導作用,同時民辦高校教育工作者又對高等教育法規的普及具有促進作用。在踐行高等教育法規的過程中存在若干問題,比方由于宣傳力度不夠的問題,某些高校師生對于基本法規認識不夠、個人維權意識不強的問題。為此,高校高校教育工作者在結合自身工作的時候就需要加強學習,同時督促學生學習,引導學生依法依規進行學生管理工作、加強法律宣傳等幾方面,以促進高等教育法規的普及。
高等教育法規對于民辦高校教師隊伍構建的意義。教育法規是我國依法治教的根本,在新時代背景下,對高等教育法規的貫徹落實是每個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以及高校教師的重要使命。建立合理的師資隊伍管理模式,與高等教育法規齊頭并進,多渠道選拔招聘優良師資,多舉措打造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才能確保高校穩定、持續、健康的不斷發展。
辦高校需要特別重視制定教師隊伍的長遠發展目標和建設目標、重視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高層次人才和雙師雙能型教師人才的引進、尤其是要重視中青年教師隊伍的培養和提高、重視并強化制度、體制建設以及給青年教師提供穩定的工作條件和待遇保障等。現階段民辦高校存在問題主要是:高層次人才數量不足、師資結構不夠合理、教科研能力較弱、教師流動性太大、法律地位落實不到位、民辦高校教師深受身份待遇的困擾等。
對以上問題,首先應由政府主導加大對民辦教育的宣傳力度;確立民辦高校的法人身份,給予事業編制支持;完善和確立財政扶持政策,增加對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資金投入。其次,各民辦高校應分類設置重點傾斜學科,力促科研職稱評定等工作;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力度,建立長效發展機制等。再次,社會輿論也要為政府決策、民辦高校的建設提供有意義、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高等教育法規對于民辦高校師生和諧關系構建的意義。校教師與學生接觸機會多,會對其思想和行為產生深遠影響,應在日常工作中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理念,從而提升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水平。在全面推進教育法治建設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法規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民辦高校教師作為教學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堅力量,能夠通過課堂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思想產生重要影響。將高等教育法規納入教學工作,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和規范意識,是廣大民辦高校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
如果說高校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潮頭地帶,那么民辦高校則是站浪尖上的一支新興力量。在新時代背景下,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完成教育法治建設水平的全面升級。各民辦高校及高校教師要認真切實貫徹落實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法規,將法規的相關內容真正融入到自身建設和教學工作當中,并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幫助廣大學生樹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理念,從而在各民辦高校中營造出良好的校園法治文化環境,不斷提高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