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慶
(大連電子學校,遼寧 大連 116023)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強的系統性,需多方主體共同參與進來,方可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促進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中職院校需依據德育共同體的理念支持,探索構建協同育人體系,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到改善。
(一)學生素質結構得到優化。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標,但部分職業院校卻將學生專業技能培養作為關注的重點,沒有科學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導致學生的綜合素養得不到提升。針對這種情況,需通過協同育人機制的構建,促使學生素質結構得到優化,全面發展需求得到滿足。
(二)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得到提升。現階段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日趨成熟,實踐經驗不斷豐富,但依然有諸多的問題存在,制約到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發揮。而通過協同育人機制的構建,可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不同主體之間的互動性得到增強,聯動效應得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島現象得到打破,進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的目標。
(三)思想意識領域得到搶占。受社會開放性的影響,涌現出大量的思潮文化。中職學生的社會經驗缺乏,不具備良好辨別能力,容易受到錯誤思潮的影響。因此,需積極構建協同育人機制,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一)整體性原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諸多主體和要素,因此,要依據整體性原則構建協同育人機制。充分考慮協同育人的整體目標,有機協調不同部門、主體與環節,消除過去的割裂問題,促使不同要素的作用都能夠得到發揮,這樣協同育人機制的效應方可以得到保障。
(二)動態性原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需依據外部環境、學生需求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和優化,不穩定性較強。因此,要將動態化原則貫徹于協同育人機制構建過程中,動態組合不同要素,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得到保證。
(三)創新性原則。通過創新工作的實施,能夠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與生命力得到增強。因此,需依據新時代學生的特點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任務的變化,科學創新協同育人機制,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性得到保證。
(一)完善校內協同育人機制。中職院校要將協同育人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結合實際情況,對校內運行機制科學完善。首先,要逐步將跨學科協同育人機制構建起來。要克服傳統思想理念的束縛,發揮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的協同作用。中職院校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培訓活動定期組織起來,促使專業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得到顯著增強。也可將結對子策略落實下去,有效組合、搭配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其次,要逐步將教育管理協同育人機制構建起來。中職院校的教育管理人員需對傳統管理理念進行創新,深度融合管理與教育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實于各項管理活動中。要充分發揮模范帶動效應,潛移默化影響與發展學生的道德品質。要創新管理模式,深度融入以人為本思想,對學生的思想動態、發展需求等實時關注,及時調整和優化管理手段。最后,要逐步將持續性的育人機制構建起來。協同育人目標的實現,需經歷較長的時期。因此,中職院校所構建的協同育人機制必須具備較強的持續性。要對入學教育機制進行完善,深入開展講座、宣講會議等活動。要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配備相應的人才資源,及時干預和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促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得到保證。此外,要做好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將科學的就業觀樹立起來。
(二)完善校際協同育人機制。首先,中職院校需與地區內的其他學校聯合起來,構建穩定合作關系,促使地緣優勢得到充分利用起來。結合實際情況,可將聯合培養平臺構建起來,綜合、集中區域內的思想政治教育專家和經驗,共享思政資源。要對校際之間的互訪機制進行構建,促使區域內協同育人目標得到實現。其次,要大力共享校際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中職院校具有各自的優缺點,通過資源共享機制的構建,能夠促使各個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中職院校的學生也能夠對優質教育資源有效獲取,顯著改善中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完善校外協同育人機制。首先,中職院校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基礎上,需將家庭、社會等力量引入進來,通過家校互動機制的良好構建,密切家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這樣既可以對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共享,又能夠引導家長將自身的榜樣作用發揮出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同時,要對社會德育資源等深入挖掘,促使意識形態陣地得到穩步擴大。其次,產學研一體化是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路徑,中職院校要將產學研過程中的教育資源深度挖掘和利用起來,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等科學培養。要依托于企業文化和精神,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內涵進行拓展和豐富。最后,中職學生普遍善于使用互聯網。
綜上所述,協同育人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顯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因此,中職院校要及時轉變和調整思想觀念,逐步將協同育人機制構建起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