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端
(河北藝術職業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1)
藝術設計是一個包含專業眾多的專業大類,專業涵蓋了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播設計、廣告設計與制作、室內藝術設計等二十余個專業。同時也是在高職院校中開設較多的專業大類。以河北省為例,目前河北省內開設藝術設計類專業的高職院校占到了高職院校總數的70%以上,在校生規模上萬人。而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多數院校還是以課堂教學為主。在課程設置方面大多為三部分,分別為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能課、專業實踐課或實訓課。可能部分院校對課程門類的稱呼不同,但均大同小異。而在專業技能部分更多的是安排了常用的設計軟件如PS、CAD、3DMAX 等,專業實踐課部分則是通過這些軟件去設計本專業相應的學習內容。課程設置看上去較為合理,但教學內容的更新不夠,特別是隨著“互聯網+”、5G 等快速發展,很多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節奏。現有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以難以滿足行業對新技能人才的需求。
眾所周知藝術設計具有服務性、合理性、科技性、綜合性等特點,其首要特點就是服務性,是為人服務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在上海、江蘇、浙江等藝術設計教育發達地區,已探索在藝術設計技能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融入了新的理念和內容,使藝術設計內容能更迅捷、更深入的和企業產品相融合,以盡快滿足人們的需求,緊跟時代的步伐。具體有以下幾點:
要改變原有人才培養過程中對技能的認識。目前多數院校還是將常用電腦軟件或制圖、材料等內容列為專業技能課,忽略了藝術設計的服務性。新技能絕不僅僅是這些便于量化甚至可物化的技能,還應體現在設計的服務性上。加強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模塊設計,使每一門課程都要與學生未來工作模塊相結合。如藝術設計是需要通過商業產品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生活中,不論是視覺傳播設計專業中的包裝設計、書籍設計,還是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陳列設計、展示設計等均要通過商業的形式展示出來。如把商業分割成四個模塊,即產品、定價(位)、營銷、渠道,藝術設計與這四個模塊都相關。作為教師要清楚學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在這些商業模塊、商業鏈條中的位置,什么技能能為哪個模塊提供什么樣的價值。每一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要和學生講清楚這些內容,使專業技能學習可以落地。學生知道自己的每一項工作內容在商業鏈條的位置,知道了位置,才能更好地進行設計工作,這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新技能。
隨著芯片技術、5G 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原來不便實現的設計表現形式都變成了現實,原有的專業技能類課程內容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以視覺傳播設計、平面設計等相關專業為例,傳統的專業技能課所學的專業軟件有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 等,但市場需求量最多的UI 設計、c4d 等,這些軟件都難以實現。而After Effects 等能實現的很多動態平面效果,如果用Photoshop 去做可能效率會低幾倍甚至幾十倍。這一點在環境藝術設計、產品設計等專業中體現得更為明顯,如VR 虛擬現實已普遍應用,甚至AR 增強現實、MR 混合現實等都已在實際的設計中應用,原有的設計表現已開始進階為設計體驗。這些新技術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近乎一夜爆發,很多教師對這些新技術都知之甚少,更不用說更新課程內容了,提高教師對新技能的掌握已迫在眉睫。其實,不僅是通常意義上的專業技能課需要更新,專業基礎課也急需融入新技能。如專業基礎課中的三大構成、手繪效果圖等涉及手繪部分的內容,應融入手繪數位板或平板電腦的畫圖技能教學,通過手繪板或平板電腦畫圖現已形成“速涂”技術,使學生掌握這一新技能,可以極大提高畫圖效率。
在專業技能課的教學方式上通常采用教師示范演示,學生依據教師的示范進行相應的練習。該教學方式的優點在于直觀,但缺點是與真實的工作內容有脫節,使部分學生學會了這些技能,卻不會應用。所以近年來隨著高等職業院校整改工作的推進,在專業技能課教學上均在推行任務型教學或情景教學。這種模式可以很好地將專業技能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當今藝術設計類專業需要的新技能越來越多,而專業教學的時間是固定的,比如通常情況下三年制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公共課(文化素質類課程)+專業課+實習的總課時量不會超過2800課時,如果按原有的任務教學或情景教學方式將專業所需的所有軟件都學一遍,專業實踐課的課時將不夠。所以在我認為這軟件技術方面,應進一步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特別是Photoshop、AutoCAD 等基礎軟件的學習,學校應該將更多課時用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學習方法、眼界格局的教育。減少軟件技能類課時,部分軟件技能知識也可融入到專業實踐課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用軟件完成某一項設計任務。
藝術設計類專業所需的新技能絕不僅僅是掌握某個新軟件的操作,更是要對藝術設計專業崗位在整個經濟發展鏈條中所在位置有清晰的認知,要對每一門專業課所學內容在藝術設計行業崗位鏈條中所占位置有清晰的認知,且這些認知需要根據社會發展實時更新。教師需將這種認知貫穿于藝術設計人才技能培養的全過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實時學習掌握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