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教師進修學校,湖南 衡陽 421200)
文章闡述了中職美術教學中有效實施審美教育的策略,包括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加強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通過美術藝術作品有效實施審美教育、活用環境資源等四方面內容進行探究。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美術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為了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進程,中職美術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解放思想,順應現代教育發展潮流,在美術課堂上利用多元化的技術方法,引領學生進入一個生動活潑、形象有趣的美術課堂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體驗感,以便較好地展開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具體的審美教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投影美術藝術作品的畫面,把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美術藝術作品展示給學生,把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不到、看不真切的美術藝術作品真實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帶領學生走進美術藝術作品賞析的大門,讓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多方向地體驗美術藝術作品的美妙之處。在多媒體技術支持下,教師創設了符合審美教育要求的教學情境,直觀呈現美術藝術作品。學生受多媒體的視覺刺激、教學情境的感染,思維變得十分活躍,與作品產生了情感共鳴,自身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進而達到美術教育目標。如對《洛神賦圖》進行賞析時,筆者先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節奏舒緩的背景音樂,渲染情緒、烘托氣氛。然后動態展示《洛神賦圖》的影像視頻,將紙上靜態的人物形象生動形象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把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屬于自身的一份獨特的審美感受。
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展開審美教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美術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夯實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一些學生在完成審美任務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他們不是直接照搬照抄,就是美術鑒賞能力不足。很多學生因為缺乏美術知識與技能積累,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經常處于迷茫狀態,對美術作品難以形成自己的個人見解,自然不能正確地鑒賞美術作品。因此,加強學生的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引導學生扎實掌握美術知識與技能,是有效實施審美教育的前提條件,不能直接跳過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而獨立的談審美教育。基于這樣的分析,教師在審美教育過程中要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從空間、色彩、線條、構圖等方面訓練學生的美術技能,使學生具備扎實而深厚的美術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學生進行藝術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增強自身觀察美、體驗美、感悟美的能力,精準地進行藝術情感表達。如講中國山水畫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較好地理解中國山水畫的精髓,體會作者的胸襟、意象,一方面,筆者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另一方面,筆者加強了對學生中國山水畫基礎理論知識傳授和技法的訓練,向學生講述中國山水畫的畫法、技巧等,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中國山水畫的理論知識和畫法。這樣學生才能會畫中國山水畫,從專業角度進行中國山水畫創作,懂得從藝術角度進行審美鑒賞,對中國山水畫擁有良好的美術審美能力。
通過美術藝術作品實施審美教育時,要讓學生對美術藝術作品的歷史背景有一定了解,以便學生了解并掌握當時的社會格局、作者的創作意圖,以及作者本身的人格、志向等,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美術藝術作品的藝術氣息和其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因此,美術審美教育要著眼于美術藝術作品的歷史背景。如賞析《韓熙載夜宴圖》時,筆者著重講述了該作品的歷史背景,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當時的社會格局等信息。當學生知道這些信息時,會以更廣闊的視角理解和分析這幅美術作品的藝術特征、思想情感,更容易感受作品的美妙之處。
對美術藝術作品進行鑒賞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思考,讓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美術知識、經驗對美術藝術作品形成自己的審美鑒賞意見。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與其他學生、教師相互交流探討。而教師要理解學生的審美意見,結合學生的想法進行針對性的審美引導,促進學生審美能力不斷發展。如鑒賞齊白石的《蝦》時,筆者先讓學生觀察作品,再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討論齊白石先生的作品風格。在學生討論過程中,筆者注意觀察并歸納總結了學生的審美意見,及時發現學生不當的審美觀念,然后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校園中有豐富多樣的美術教學資源,如校園中的雕像、畫像、園林設計、建筑物,以及學生的服飾著裝等,都可以拿來作為審美教育素材。如教師可結合校園中的雕像實施審美教育,讓學生運用雕塑方面的知識對校園中的雕像進行審美鑒賞,并根據個人意愿、校園的教育屬性設計雕像,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個人審美觀念并切實地踐行,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創作能力。
教師可帶領學生到學校周圍的公園和一些自然風光優美的地方寫生,引導學生運用線條與色彩、結構與韻味等方法觀察環境中的美,形成自身的審美意見。然后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審美感受,運用專業的繪畫技巧對美景進行寫生創作,把自己領悟到的美付諸紙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表達能力。
中職美術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審美教育,通過有效策略實施審美教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設教學情境,直觀呈現美術藝術作品;加強美術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奠定審美教學基礎;通過美術藝術作品滲透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結合校園環境及其周圍的公園、自然風光等實施審美教育,拓展審美教育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