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亦可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中心校,河北 承德 068350)
教學情境是聯系數學與現實世界的紐帶,是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橋梁。一個好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它所蘊含的大量數學信息能給學生提供廣泛的數學活動的機會。在現行新教材中,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教師力求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激發學習興趣。對于這些小學生來說,生活當中很多有趣的事情都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當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對學生進行游戲教學。在學習“乘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做個小游戲。利用小游戲讓學生學會如何使用乘法,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
(二)將抽象知識與生活結合。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使用生活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數學教學變得更加簡單化直觀化。單純的理論知識學生不容易理解,但是如何將理論知識實際運用到生活中就變得非常的困難小學生的心理普遍比較直白,對于數學不懂得靈活運用舉一反三,教師可將抽象的數學問題與生活結合后,再引導學生學習,就容易多了。
(三)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于數學術語、概念等信息并不是十分了解,如果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單純的用書本上的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就很難聽進去。因此老師應當使用通俗易董的語言進行授課,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可以充分感受數學的魅力。
(四)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教師在教學時,應將具體數學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結合,并在此基礎上,將這些融入教學中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學生在情境中對生活情境較為感興趣,可實現將知識思維向數學思維快速轉變,這能夠全面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同時也為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課標要求教師以問題為基礎驅動深度學習。創設高品質的問題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揭示必要的思維過程,對培養學生敢問、善問、多問的學習羽習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較為簡單,且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教材中的知識點多為日常生活可見、可應用的知識,因而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則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富有生活化意味的問題情境,為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實現生活化改造及學以致用奠定基礎。特別是對學生反映較為強烈的問題,教師應當加入大量的生活化元素及生活案例等,結合問題實際展開講解。在學生對該問題有所認知后,再逐層過渡到相關概念定理、公式等的教學。
(二)理論聯系實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至關重要。在開展問題情境教學時,教師應當在問題創設過程中積極融入實踐環節,以動手實踐環節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此來深化其對數學問題的認識與理解。將問題情境教學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其本質上屬于“理論聯系實際”,是對抽象的數學問題在實踐層面上的再認識、再升華,因而具有極大的教學優勢。在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通過分組教學,將教學內容設計成問題形式,再讓學生動手實踐,進而得出相關理論。在學生開展動手實踐中,教師要做好引導,激發和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教學方法多樣化。好奇心會增強學生對信息的敏感性,驅使發現問題并追根溯源。因此教師要靈活使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學習資源,設計有趣的游戲活動,豐富教學方式,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實現寓教于樂。
(一)情境創設要真實、有趣。教學情境必然是真實的、客觀存在的數學源于生活,可以從生活實際引入與教材文本有關的情境,思考數學內涵,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可以從數學史話引入問題情境,通過與數學家的心靈對話,了解數學發展歷程,學習求真的探索精神;可以從數學活動中引入生活或問題情境,在活動中思考數學奧秘,在思考中探索未知世界。
能吸引學生思考的問題必然是有趣的,有趣的情境是富于變化的、動態的圖形運動,必能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引發主動思考;有趣的教學情境是賦予想象的情境,富有內涵的人文底蘊、廣闊深邃的客觀世界,引人入勝、趣在其中;有趣的情境是需要思考的情境,經過探索、思考、交流、合作,在苦苦尋覓中收獲成功的喜悅比知識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重要的是興趣,樂學之方能好學之。
(二)問題要引領性。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時間和舞臺,在持續的問題探索中,通過想象、猜想、驗證;經歷分析、比較、歸納、抽象和推理,實現理性思維的發展基于問題引領的情境探索要注重知識的內化和思維的外顯內化的途徑是思考,通過思考實現知識建構、方法歸納和數學抽象、建模過程外顯的方式是交流展示,在解決問題中注重交流與合作、批判與反思,通過問題解決方法有條理地表達和展示,才能培養思維的縝密、邏輯的清晰。
(三)情境教學要有“理蘊”。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學會思維,并能逐步養成理性精神在本課情境探索中,利用問題變式實行問題驅動,通過方法比較、歸納思考、討論交流,化“快想”為“慢思”,使靜思與辨思相結合,內化與外顯共作用,從而讓思考更全面、更清晰、更深刻、更合理在思維活動中,通過抽象、推理與模型等數學化過程,積累活動經驗,實現知識、方法與思想的融合與構建,從而發展數學思維、培養理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