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彥輝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城西小學,河北 承德 067500)
寫作教學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重點,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不少學生特別害怕寫作,他們往往提筆忘字,根本不知道如何動筆寫作。在傳統的小學語文習作課堂中,教師會采取較為單一的講授式教學,給學生一個范文,讓學生自行摸索如何創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始終能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因此,教師要能夠結合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具體實情,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的生活實際積累寫作素材,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意識。學生心中寫作的熱情,讓他們感受到寫作是由內而外的一種情感流露,從而真正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心理處于輕松愉悅的狀態之中,更有利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因此,教師要想激發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就要善于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教師可以利用充滿風趣的教學語言,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課堂當中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特別是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要能給予他們展示自我的機會與平臺,讓他們相信自己在習作上是可以有所進步的。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認知能力與水平相對來說較為有限,在寫作當中缺乏經驗與素材。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善于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深入的體會與感悟。
比如,在教學統編版三年級《我有一個想法》時,教師要能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某一現象,然后就這一現象具體談談自己的想法。一開始,可能有學生看到的現象較為抽象,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將現象描述得更為具體化。有的學生會針對自己身邊的不文明現象,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會針對生活當中大家司空見慣的一些現象,提出自己的想法等等。特別是很多學生都針對“低頭族”這個現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也許有的學生自己也正是低頭一族,學生在聽取別人的意見之后能夠明白不節制玩手機對自己身體與心理的傷害,從而進行自我行為的糾正。
這樣組織教學,不僅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寫作之間的密切聯系,積累了學生寫作的素材與經驗,同時也能讓他們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巧妙地運用到生活當中去。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要能善于激發他們的創新想象意識。小學生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教師要能夠呵護好他們的好奇心,滿足他們的新鮮感,為他們的寫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比如,在教學統編版三年級習作《編寫童話故事》時,因為童話故事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文學題材,因此很容易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在教學時,要能指導學生準確地把握好童話編寫的基本要素。讓學生展開大膽的想象與聯想,先構思出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起因、經過、結果)等。童話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兒童的世界更是如此。無論學生創設的故事情節多么曲折離奇,人物形象多么另類,教師都不要限制學生的想象,而是讓他們暢所欲言,大膽地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進而激發他們寫作的欲望。
同時,小學生具有強烈的表演欲望,教師要能結合他們的年齡特點以及身心發展的規律,創設相應的故事情境,讓他們進行表演。學生在參與表演的過程當中,不僅獲得了成功的體驗與感受,也更有利于將自己心中的情感用文字呈現出來。
人們都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肯定,學生更是如此。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要善于適時地使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進行表揚。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們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性。教師要能正確地看待他們之間的差異,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長處與優點。
比如,教師針對學生的習作內容可以做出這樣的評價:“故事情節設計曲折離奇,可以看出你是個富有想象力的孩子。”“老師從你的作品當中看出了你的用心,看出了你的努力,相信自己你會做得更好!”“你的字跡工整,讓老師覺得賞心悅目。如果你可以展開自己大膽的想象,這樣你的作品會更加優秀。”教師具有針對性的激勵語,會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受關注的,這樣更有利于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的,需要教師能夠認真研讀教材,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點,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創設出符合學生學情的習作模式。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與感受,不斷地積累經驗與素材,拉近學生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同時,為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創新想象意識,喚醒他們潛在的主動學習意識。教師還要給予學生充分自主的思考時間,讓他們學會獨立地構思。只有長期堅持下去,學生才能不斷地學會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次、不同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