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軍校校園的信息化水平正變得越來越高,為軍校校園文化提供了全新的物質和技術環境,網絡已成為軍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網絡環境促進了軍校校園文化的新變化,其直接結果是網絡文化與校園文化發生了“交叉”,產生了一種新型的校園文化——軍校校園網絡文化。網絡文化是指信息時代的文化,其主要特征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軍校校園網絡文化是軍校校園網絡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全新的校園文化,是網絡環境下校園文化的新發展。
軍校校園網絡文化可分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四個要素。
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最高目標,也是建設校園文化的根本基礎”。當前,軍校校園的精神文化建設應以培養新一代“四有”革命軍人為目標。校園網絡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軍校的辦學宗旨、培養目標、歷史傳承、校訓和校風,以及一套教育觀、學員觀、質量觀等。此外,軍魂、戰斗精神、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理想信念、職業情感也是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職責、榮譽、國家”,國防科技大學“厚德博學, 強軍興國”,信息工程大學“求是、創新、奉獻”等等,還有很多觀點強調愛軍習武、科學民主、求真務實、創新奉獻等,這些校園精神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鼓勵青年學員奮發向上,使得學員培養了大量高素質人才,創造了一大批高質量的科技文化成果。
制度包括在網絡上發布的各種規章制度、組織方法和軍校網絡相關制度。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服從是軍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在服從命令的同時,軍人還要學會遵守各種嚴格而苛刻的條令條例、法律法紀、規章制度,從站立、坐臥到衣食住行等所有規定構成了網絡環境下的校園制度文化。正是這種制度文化促進了軍校學員的成長和轉型,這也是軍校與地方院校的本質區別。軍校校園制度文化也包括無形的道德體系,比如超越精神約束的共同道德規則。軍校必須是整個社會的楷模,學員必須帶頭遵守社會公德、遵紀守法、敬老愛幼、團結互助、倡導新風尚、弘揚主旋律。這些軍校的制度和網絡使用制度在校園網上體現出來,就形成了軍校的網絡制度文化。
物質文化是指由計算機、網絡和虛擬現實構成的網絡環境,其主要載體是軍校的校園網和軍綜網。軍校校園網扮演一個窗口作用, 在軍校思想政治教育、學術交流、黨團活動、心理咨詢等方面的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最重要的軍校物質文化建設內容。例如在校園里開展各類知識競賽、辯論賽、學術論壇、征文比賽等活動,以及教員在線評論文、在線心理咨詢、網絡文化科技節等活動。在校園網平臺上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既不受時間、地點等的限制,又有生動形象的圖像、聲音,能充分調動學員的參與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活動效果,有著傳統校園文化活動難以比擬的優勢。
軍校網絡行為文化是軍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彰顯和落實著軍校網絡文化建設情況,是軍校網絡文化建設的終端環節,也是反映軍校網絡文化建設成果的環節。
網絡行為文化包括網絡行為禮儀、遵守網絡行為規范和各種實際開展的網絡文化活動等。目前,主要的網絡行為禮儀有問候禮儀、語言禮儀、交往方式禮儀等,都體現在網絡中的虛擬社交交際中。“問候禮儀”指的是在一段關系開始時相互問候和稱呼時要遵守的規則。語言禮儀是指交際中雙方之間的語言表達規則,它可以反映交際者的態度和情感。交往方式禮儀是指在采用某種交往方式時要遵守的規則。這些禮儀是網民行為文明程度的標志和尺度。同時,要培養學員遵守網絡行為規范的意識,使他們能夠根據網絡規范的普遍要求,對自己的網絡行為進行自我規范。例如,以利用網絡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為榮,以利用網絡技術傷害他人或社會利益為恥;以自律的網絡行為、誠實守信為榮,以發布虛假信息為恥;以尊重知識產權為榮,以抄襲網絡資源為恥;以嚴格遵守保密規則為榮,以窺探他人隱私或泄露秘密為恥;以文明共享網絡資源為榮,而以瀏覽或傳播垃圾網絡信息為恥。
在軍校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中,必須關注這些方面的內容,讓更多的學員在網絡上認識軍校的精神文化要求、制度文化、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
軍校網絡校園文化發揮著重要功能,有力地影響和制約著軍校師生的理想、道德、感情和行為。但是網絡校園文化建設不易,工作量大且具有系統性,應分析網絡校園文化對學員認知、情感、意志的影響,把握它起作用的內在機制,合理運用使其發揮良好的功能
認知是心理活動的第一步,軍校學員首先要意識到軍校的校園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才能接下來把網絡校園文化的內容記憶到自己腦海里,并且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意識,為言語行為提供引導作用。
學員的認知首先是從校園網開始的。新生入學入伍訓練結束后,可以接觸到校園網,校園網上的各項欄目都是學員獲取校園信息的重要平臺。各個學院的歷史、新聞、軍校規章制度、教員和學員風采、選課信息系統、在線課程、圖書資源中心等,都能影響學員對軍校的認知。與入學入伍時的傳統教育相比,網絡的形象生動使學員對軍校的校園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其次是網絡校園文化活動。隊干部、教員與學員之間的各種網絡交流,微信通知、網絡聊天等。通過各種強調校規校紀,各種關愛學員成才成長,各種提倡優秀校園文化鞭笞歪風邪氣,使學員對校園文化的認知更加理性深刻。同時校園網上的曝光臺會對學員的各種違紀行為進行曝光,促使他們時刻繃緊心中的弦,遵守各項校園文化的要求。
情感是軍校學員認同校園文化的心理依據,是學員主觀上認知并理解了網絡校園文化,產生了良好的情形體驗,并因此產生的態度傾向。情感認同是學員認知過程、意志鍛煉的催化劑,不僅會引導和深化認知,也會促進意志過程。
學員在接觸網絡校園文化時,會不由自主的對它產生情感傾向,好的情感傾向會影響學員的接受意愿、熱情程度、收效成果等。如果學員有了良好的興趣,接受網絡校園文化宣傳的內容則比較容易。反之,不好的情感傾向則會阻礙學員接受網絡校園文化的內容。所以,我們應盡力使學員形成良好的情感。
在好的情感傾向的基礎上,還要盡可能引起學員對網絡校園文化的共鳴。網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各種情感熏陶,包括網絡校園文化的各項內容的情感、校園文化教育環境的情感、網絡校園文化活動設計的情感等,都有利于學員沉浸于情感環境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對校園文化發揮各項功能非常有利,因為校園文化建設者和學員一旦產生默契的心理體驗,形成一種共鳴,就可以避免學員的逆反或對抗心理,使學員積極樂觀對待校園文化的教育,自覺自愿接受教育。在情感共鳴的基礎上,學員會逐漸把網絡校園文化內容內化為自己的觀點,納入自己的態度體系。
意志是指實現預定目的時,能夠抵擋誘惑克服困難并極力完成目的的能力。意志是學員形成網絡校園文化觀的心理保證,能使學員抵擋各種網絡多元文化的誘惑,堅定軍校的正面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
學員在內化軍校網絡校園文化內容遇到困難時,堅定的意志能使他們控制和駕馭感情,及時調整好狀態,以更強的信心應對環境的挑戰,把內化活動進行到底。同時,西方國家一直加緊對我國意識形態的滲透,軍校學員也是重點滲透對象。學員要抵抗這些外來的腐朽文化,就必須有堅定的意志,能夠面對威脅誘惑不動搖,從而堅定積極的軍校校園文化。
從認知、情感到意志行為,這是一個逐步形成的過程。學員通過這些心理過程,逐步接受校園網絡文化的主要內容思想,認同軍校的校風校訓和各項教育思想,以更加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軍校的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