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琳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黨委辦公室,湖南 長沙 410019)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創造良好條件。大數據視域下,對教育、醫療、文化、經濟等領域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也讓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節奏等發生了改變。高職院校承擔著為社會輸送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重要職責,除了要采取有效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也應該對學生的思想建設加強重視,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經難以適應國家提出的思政教育要求,所以高職院校應加強對思政教育的創新改革,為國家培養更多有思想、有能力等優秀技術型人才。
現在大學生對于計算機技術已經不再陌生,隨著智能手機等聯網電子設備的普及發展,也讓大學生成為重要的網絡用戶。所以大數據時代到來之際,為高職思政教育工作開展帶來很多積極影響,首先可以幫助高職院校通過大數據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社交動態、消費習慣、興趣愛好等,再運用數據平臺進行分析研究,從而可以避免大學生思想出現偏差,比如有不理性消費、不良嗜好等現象,在學校及時發現后能盡快給予正確引導。其次有助于高職院校完善思想政教育方案,以往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時,通常是按照教材編寫內容進行的,并沒有對學生的實際思想狀況有深入了解,大數據視域下,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來對學生的思想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從而在制定思政教育方案時可以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此外,大數據技術也讓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遭遇了一些挑戰,比如現有思想政治教學隊伍的大數據技術應用能力水平整體不高,所以在搜集學生的個人數據信息時容易出現誤差,影響思政教育質量提升,另外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加強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給學生信息泄露情況的發生留下隱患。綜上,高職院校應該對大數據技術有正確認識,保留其帶來的積極影響,解決消極影響,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提高做好充分準備。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經出現不適應性,難以在提高思政教育質量上發揮積極效用,所以高職院校應該主動探索大數據視域下的創新型思政教育策略,以增強思政教育實效性,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
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專業素養能夠給思政教育成效帶來直接影響,所以大數據視域下,為確保學生的思政教育質量,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重視。一方面,應該積極引進能夠熟練應用大數據技術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比如提高思政教育人才招聘門檻,從應聘者的思政理論知識素養、教學經驗、數據搜集和分析能力等角度出發,篩選出符合標準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從而能夠促進思政教育隊伍的建設水準整體提升。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需要建立科學規范的思政教育隊伍培訓機制,隨著大數據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很多技術知識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高職院校應及時組織思政教師學習最先進的大數據技術,以提高搜集學生思想動態信息的準確率,便于思政教師掌握學生的真實想法,然后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為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
進入互聯網時代后,大學生作為信息技術的主要使用者,由于辨別是非能力薄弱,所以思想上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誘導,導致學業荒廢、心理健康出現危機等問題發生,因此高職院校應該積極推進信息化、數字化校園建設進程,充分運用先進信息技術的便利性,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奠定扎實基礎,指導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和處理不良網絡信息,成為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優秀人才。據此,高職院校應該提高對大數據技術的投入力度,首先能夠為思想政治教師樹立大數據思維和進行學生數據信息采集提供有利條件,促進教師將大數據技術和思政教育工作有效結合的能力提高,比如思政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去設計以學校為單位的網絡思想教育平臺,在網絡平臺上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定期更新和思政教育內容相關的新聞事件、經典案例等,便于加深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理解。[2]其次,提高對大數據技術的投入力度之后,也為數據安全提供了保障,因為維護學生個人數據信息安全也是重要的工作內容,高職院校應該引進先進的密碼技術、防火墻技術等,對學生的數據信息嚴密保存,避免學生個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時思政教師也可以借機對學生展開網絡思政教育,促進學生的網絡應用素養提高,成為有思想、有道德的網絡公民。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到來之后,不僅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也為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提升創造有利條件,大數據視域下,高職院校能夠準確搜集學生的思想動態信息,從而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問題并給予指導,實現引導學生樹立健全人格的目標。為進一步增強思政教育工作成效,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實施強化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對大數據技術的投入力度等方策略,來促進大數據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確保思政教育質量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