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婧
(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第五中學,寧夏 中衛 755200)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具有篇幅長、體裁多的特點,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此來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并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能夠有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在加深學生對文章理解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體驗式教學法,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在中學語文教材當中有著諸多優秀作品,并且其中蘊含著豐富優質的思想情感以及人生道理,這些資源師強化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及人文素養的優質資源。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和理解語文文本當中所蘊含的中心思想才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就可合理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構建語文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感悟和理解,實現對語文文本當中情感內涵的深刻掌握和理解,促進學生自身綜合素養的全面養成和發展讓語文教學更具針對有效性。比如,在講解《蒹葭》這篇古文時,教師就可使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在優美的歌聲中帶領學生進入情境,對詩歌所表達思想感情也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在文學作品語言學層次中,情感是最重要的元素。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對文本中的情感和作者思想產生共鳴,這就是一種情感方面的波動,對學生理解、感悟和掌握文本思想內涵具有重要意義。想要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內涵,這樣需要學生自身主動思考并發揮自身想象力,認真投入文本的閱讀當中去,在閱讀過程中加以思考和想象,才能更好地體驗和理解文本情感內涵,實現對文本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講解《我的叔叔于勒》時,因為我國國情與外國國情有所差異,導致對文本當中資本主義制度并不了解。在學生閱讀文本時,教師就可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通過想象設想于勒不同的生活狀態。想象“于勒以富人的姿態突然歸來,菲利普夫婦會是怎樣的表現?”,如果“于勒是一副窮困潦倒的狀態歸來,菲利普夫婦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態度?”讓學生通過大膽想象實現對文本中思想情感的深入認識加深對文本的深刻理解。
在語文課程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時,應注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情感感受。教師可充分依據語文教學具體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展開文本閱讀和理解。比如,在遇到文本中有諸多人物和事件這種類型的文本時,教師就可讓學生通過扮演文本當中的各種角色的形式,使學生化身文本中的人物,實現對不同人物心理和思想的深刻體驗和感悟,繼而讓學生實現對文本整體表達的思想情感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例如,在講解《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教師就可根據文本當中出現的不同人物,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性格和興趣選擇扮演其中的一個角色,而后進行一個小型話劇表演的課堂活動,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惟妙惟肖的樣子,真切地表達了不同人物的內心狀態,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切實體會不同人物的內心世界,繼而加深對文本情感的深刻理解,讓學生在角色中深刻體驗文本內涵,切實推動中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了優化,并且學習得更加深入,在體驗到文本情感以后會有更多的收獲。
初中生在進行語文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渴望得到教師的幫助和指引。這本身對于教師而言是開展閱讀體驗式教學活動的契機。在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給予積極的指引和評價,在體驗式教學完成以后,組織全班學生開展整體性的評價,這會對學生體驗式閱讀的成果進行相應的鞏固,進而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而言,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因此,開展有效的教學評價和閱讀評價就成了語文閱讀課堂的一部分。例如,一些語文教師選擇將學生劃分成相應的評價小組,按照學生的個人意愿和實際情況進行積極的劃分。鼓勵學生在小組之內進行同學間的相互評價,對于一些具體的閱讀材料可以做到群策群力,共同探索。最后,再由教師對于各個小組的評價情況進行總結。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相應的表揚,對于表現差強人意的學生則給予積極的鼓勵,從而讓更多的學生在體驗式閱讀教學活動之中收獲知識、培養能力。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原則,在滿足教學任務的同時相應新課改的教育要求,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式的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