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第二十二中學,浙江 溫州 325000)
潛能就是指還沒有被開發出來的,處于學生身體潛在中的力量,對學生實施心理潛能的開發,就是指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訓練心理潛能,充分發揮出學生心理潛能的重要作用。想要實現對學生實施心理潛能的訓練,首先就應該提升教師對于學生本身以及心理潛能的認識,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才能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潛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潛能開發和教學。對學生實施心理潛能的開發對于學生未來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并不重視激發學生的心理潛能,一般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也都是采取比較固定的方式進行教學,并沒有進行因材施教,都是采取一樣的教育教學方式,這樣缺乏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成長。在現階段的教育形式下,教師在對學生實施教學時,應該滿足教學改革的要求,對學生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行為,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這樣才能更好的對學生實施教學,才能滿足教學改革的需要。教師在對學生的培養計劃進行制定時,也應該重視對學生積極心理潛能的創建,這就要求教師要有一定的心理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對學生做到細致的觀察,才能了解到每個學生之間不同的實際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類管理,并利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引導,促進學生潛能的提升,這樣才能完成教師理想中的教學效果。其實現階段很多教會學生快速記憶的方法,也就是在最初對學生進行測試,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提升記憶能力的計劃的創建,在短時間內實施對學生心理的開發,也是因為這樣才能實現在短期內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班級文化不僅可以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這也是學生在這一階段成長的重要助力。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應該學會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積極心理潛能的培養,為學生創建自律自強的班級氛圍。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部設定一個評定機制,每個月評選一名“班級之星”,針對在平時表現比較好,同時能夠嚴格按照班級文化以及班級規定的要求對自己進行要求,評選的方式可以讓班級內學生進行不記名投票,根據投票的結果進行評選,對于評選上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才能更好的激勵學生向著自律自強的方向努力,在學生都對自己進行要求的情況下,就可以很好的為班級創建自律自強的氛圍,這樣也有助于自律自強班級特色文化的創建。創建班級的核心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確保實施能夠長期堅持下去,這樣才能實現特色班級文化的創建。
實施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班級活動是重要的內容之一,在班級活動中可以實現班級特色文化的形成,讓學生更好的體會特色班級文化。班主任在實施班級活動中,可以讓學生選擇班級活動的形式,教師確定班級活動的主題,在這樣的過程中構建班級文化。在班級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慢慢的學生就能夠自主進行班級活動的創建,這樣的形式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律自強的意識。教師在舉辦班級活動的過程中,漸漸的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得到心理暗示,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相信自己,慢慢的學生也就會相信自己能夠做好,在心理暗示下,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積極心理潛能的培養,同時也能促進班級自律自強文化的創建。
對學生進行培養,對學生實施心理潛能的激發,教師也應該學會依靠家長的力量促進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教師應該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讓家長意識到培養孩子的積極心理潛能,培養孩子自律自強的能力有多重要。這樣家長就可以很好的配合教師對教學工作進行實施。教師在班級中激發學生的心理潛能,培養學生的自律自強意識,家長在家庭中也對學生進行心理潛能的激發,在家庭中可以交給孩子一些任務,讓孩子覺得父母重視自己的想法,讓孩子覺得父母將自己作為獨立的個體在對待,這樣孩子慢慢的也會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向著自律自強的方向發展。
在對學生進行培養以及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積極心理潛能進行激發,創建自律自強的班級文化是重要內容,同時這兩者之間也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以及心理狀態的形成會受到教師教學的影響很深,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激發學生的積極心理潛能,并為學生創建自律自強的特色班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