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玲
(山東省聊城市莘縣明天中學,山東 聊城 252400)
思維導圖來自英國學者托尼巴贊,是一種能夠通過圖像的形式來組織并體現人腦思維形成的一種思維工具,是一種發散性的思維表達方式。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思維導圖可以通過二維圖像體現多維空間,例如教學過程中的語言內容、文字內容、空間以及距離等方面的內容。將思維導圖的方式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和水平,還能夠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的觀察研究發現,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自律程度不夠,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英語學習體系,對于英語知識的認知還不夠完善,因此在英語學習上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例如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對于英語教學內容不能理解,學習英語的效率低下等情況。雖然產生這些現象也有教師的英語教學過程枯燥,教學方式傳統沒有新意等客觀性的因素,但是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學生本身并沒有對英語的知識體系有深入地了解和認識,而且自律能力較差,缺乏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沒有養成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
思維導圖是一種極具表現力的思維表達方式,它的種類豐富、結構多樣,可以結合學生教學過程中不同心理變化,能夠適應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發散性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維導圖,把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語言、結構等多方面的內容組合成完整的思維框架。例如,在教師進行英語作文優秀范文講解的時候,首先可以讓學生通讀全文,并簡要概括文章的大致意思,然后畫一個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的主題圖形,之后再讓學生根據文章主體內容,對整篇文章進行細讀,完善文章的細節內容,最后在對主題導圖進行分支補充,建立完整的關于整篇文章的思維導圖。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對整篇文章進行科學細致地梳理,而且還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能夠有效完善學生對于英語作文寫作的方式和技巧。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培養自己學習能力的重要階段,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思想還不夠成熟,對于學習方式的認識和總結需要依靠教師的教育和指導,但是基本上學生已經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和學習能力,也開始逐漸形成自己是學習方法和思考方式,因此英語教師在對初中生開展寫作教學工作時,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注重對學生思維層次的訓練。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培訓學生對于知識的層次區分能力,通過正確地應用各種英語語言邏輯和辭藻之間的轉承關系,調整思維導圖框架,完善整個主題與各個分支之間的連接,形成完整有邏輯的層次關系。在進行英語作文講解時,就能充分利用思維導圖,通過課前的預習,課中講解以及課后復習這三個階段對整個寫作的教學過程進行合理有效的層次劃分,在教學過程開始之前,先讓學生預習這節課所要講解的英語作文優秀范文,了解作文的主要內容和重點的句式句子。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作文的總體脈絡進行整理,先繪制作文的寫作核心主題,再將作文的主要內容的發展過程,例如作文的開頭、發展、高潮以及結尾等各個部分的內容按照分支的結構補充到思維導圖中。在課后的復習過程中,給學生布置一些需要思維導圖以輔助的訓練題,幫助學生強化對于思維導圖的認識和掌握。
思維導圖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而且還能夠對教師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地調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對整個的英語教學內容進行重點提煉,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困惑或者不能理解的內容,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思考和總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通過不斷的分析總結,提升英語的作文教學水平和質量。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思維導圖開始逐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嶄露頭角,思維導圖作為新興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夠對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的主題框架做一個科學地分析和整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對于英語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成功應用,使得英語寫作不再成為不可翻越的難題,學生可以根據思維導圖所列的信息對整個英語的寫作步驟和思路做完整的概況和總結,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從而有效提升英語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