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倩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長勝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2800)
語文在每個教學階段都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教學學科,對學生的知識以及個人素養的提升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正是由于語文教學重要性所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式也在不斷地變化,尤其是在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方面,而不能夠將目光僅僅放在知識的灌輸中。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從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
培養、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就是通過懸念激發的方式,來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但是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過于的主動,而導致學生自身的優勢、思維都不能夠有效地得到發揮、分享,尤其是在閱讀的學習中,教師注重對閱讀知識的教學,而學生則是出于被動的知識吸收狀態,沒有自主思考、閱讀的時間,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相對較低,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程度也會逐漸地加大,最終會壓制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1】因此,利用懸念激發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過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
例如,在小學語文《司馬光》課文知識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自我的閱讀與理解,讓學生對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能夠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然后就能夠向學生進行懸念式的提問:“在這個故事中,司馬光是通過什么樣的一個方法去救水缸里的人呢?相比于當時其他的小朋友,司馬光有什么不同的呢?”這個提問能夠作為學生二次閱讀的一個重要鋪墊,這不僅能調動學生的思維,更是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發散的思維去想這個答案,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相對于教師的講解,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更能夠幫助學生去解決問題、學習知識。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僅僅要打開學生的思維去思考問題,更要能夠讓學生學會去提出問題,并且是提出有價值的一些問題。【2】那么教師在課文教學之前,就能夠讓學生提前進行閱讀,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情況來提出至少三個問題,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解答。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就能夠幫助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小壁虎借尾巴》這一課文時,教師讓學生進行提前預習并自己提出問題,那么有的學生就會提出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什么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重新長出來,其他動物的就不可以呢?”針對這種難度更高的提問,首先可以讓其他的學生進行思考與回答,并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合作探討,最后由教師來講解,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潛在的創新意識。不僅如此,在課外,教師能夠為學生篩選出一些與學生相符合的課外閱讀材料,將其放到課堂中與課文內容一起進行教學,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也能夠補充到豐富的課外知識,能夠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升思維廣度以及對其他事物的見識。
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在學習上會有著不同的思考方向、思考習慣與方式等等,因此,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也應該采取一些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式,來對小學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思考,提升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通過實踐動手的教學方式以及情境創設等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更能夠適應這種學習的氛圍與學習的方式,才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畫楊桃》課文中,教師就能夠首先讓學生來根據自己的理解展示自己心中的楊桃,通過這種動手操作的方式,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有自己的思考與理解,會按照自己的思考來進行組合。不僅如此,教師還能夠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結合一些圖片、視頻等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可思考性的學習素材,來開拓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為學生培養創新思維提供有力的條件,而不僅僅是被課文知識內容所限制。
總而言之,創新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必須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地轉變傳統教學思維,樹立創新的教學意識,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為學生提供、創造思考的機會。并且也要充分地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思考與表達分享的時間。以此來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能夠奠定堅實的語文學習基礎以及提供廣泛的創新能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