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鑫 吳洋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在動畫表演中,角色動作關系到肢體語言的合理性,對整個表演非常關鍵;角色表演對角色動作及情感具有直接影響。在實際設計中,將動作直接賦予到動畫中各種角色上,以此來體現出角色的情感與性格,而且處于不同情境表現出不同心態,以此來豐富動畫表演的真實性和情感,促進整個故事的發展。在實際操作中,怎樣才能夠抓住角色動作,怎樣才能夠展示出角色的情感性格呢?這是本文探究的重要課題。
事實上,無論是角色動作還是情感性格,都必須要結合動畫表演特征,要在特征基礎上去分析表演才具有真實性。總體而言,動畫表演特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在設計角色動作時,動畫表演應當恰當變形,通過夸張表演對觀眾產生強烈視覺沖擊,讓其感受到超級的視覺體驗。比如在《超人總動員》中,父親超能先生力大無窮,用手輕易就可托舉汽車。無論是力量上還是內在精神,都具有夸張性。
動畫表演屬于人與技術結合的產物,采用原動畫表現出來。在設計時,1 秒可拆分成24 或25 分之一秒,在設計每1 幀時,動畫師經過反復修改到滿意為止。在現實中,一些自然想象無法控制,但是通過動畫中精準調試就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想法。精準控制動畫表演,就能減少瑕疵,可將表演發揮淋漓盡致,以此更好體現出角色內在情感。
動畫表演中角色均為虛擬的,所處環境均為虛擬的,任何物體均可擬化成有生命的事物。但虛擬畢竟是虛擬的,并非真實性。動畫表演雖虛擬的,但又要體現出真實水平。就要去動畫設計者具有豐富想象力與生活閱歷,從而創造出真人無法復制的表演,讓觀眾享受到美妙又奇幻的動畫之旅。
在動畫表演中,如何結合角色特征抓住角色動作呢?又怎樣才能夠體現出情感性格呢?這些都是動畫角色精髓。結合實踐體會,談談個人的看法。
事實上,要真正體現出角色動作及情感性格,就必須要以深厚廣闊的生活基礎,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夠進行藝術創作,才能夠真正體現出角色情感。事實上,動畫表演與戲劇表演有很多相似之處,均需要在有限時間與空間內角色通過動作及情感性格吸引觀眾眼球。因此要抓住角色動作及情感性格,就必須要從日常生活基礎上,要讓觀眾感同身受,這樣才不會脫離生活,才不會讓觀眾缺失認同感與信服感。因此,動畫師確定角色時,就必須要對角色的情感特征進行確定,并要從現實生活中尋找相同人物,全面了解這類人物的日常生活,包含這類角色的一舉一動,要徹底了解角色動作與現實生活共同點。當動畫師塑造角色情感性格時,必須要從生活中去尋找,源自自己對生活積累,以此來表達內心情感,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展示角色動作及情感性格,升華表演,才能夠真正塑造出角色的內涵情感。
事實上,動畫師設計角色動作及情感特征時,不能夠一錘定音,不能夠未經詳細考慮就開始設計,還必須要從角色角度去感受表演,必須要從角色個性、周圍環境及劇情發展需求,還必須要深刻理解劇情發展的意義,以及劇情中角色所需表達的情感。只有從角色角度去感受和體會,才能夠真正走進角色生活,才能夠從中感悟角色動作及情感特征,從而感受到角色的存在及內心世界,感受角色所處環境的情感特征,以此塑造出適合角色的動作,讓角色的情感性格輕松自然,融入動畫劇情,讓人感受到一種真實感,只有這樣才能夠觀眾感受到角色外露的情感特征,才能夠體會到其動作中所蘊含的情感。比如,要設計一個流浪漢的動作,就應該從流浪漢角度入手,其感受流浪漢應有的動作,從中感悟流浪漢的情感性格,這樣才能讓表演更加逼真。
在動畫表演中,角色的動作及情感特征并非固定的,而是多變,可從其動作及特征體現出內心最細微變化。不同角色面對相同事件會出現不同的反映。尤其是角色的眼睛,更是體現心靈的窗戶,而且面部表情同樣是塑造情感特征的重要部位,通過這些部位都能夠表達出許多內在情感。比如在塑造動畫角色眼睛的表演時,就應該抓住眼睛微妙變化,以此來體現出角色的情感特征,必須要抓住角色細節才能夠塑造出真實的情感,才能夠體現出角色相應性格特征。比如角色眼眶微張,眼光固定而且神采熠熠,就讓人感受到角色堅定的信念,通過這種動作就能夠體現出角色的愉悅、高興及歡迎等相關意思;角色眼皮下壓,眼光柔軟無力,就體現出哀怨的情感性格;當眼睛朝上移動,大多體現出快活、幻想乃至回憶;眼珠旋轉不停就讓人感受到虛心掩飾、信任感及內心極度不安的情感。
在抓住細節時,不能夠只關注眼睛變化,還必須要其他五官互相配合,要通過表情進行表達情感,體現出角色喜怒哀樂,清楚示意出憂與急,只有抓住各部位細節才能夠展示體現出角色情感,才能夠更深次追求表演,將動畫表演發揮到極致。
在動畫表演中,只有抓住角色動作,展示出角色情感性格,才能夠讓表演逼真動人,才能夠讓觀眾產生共鳴。在實際塑造中,動畫師必須要從角色入手,深入現實生活,緊抓各處細節,才能夠深刻描述出角色的真情實感,才能深深打動觀眾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