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君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0)
前言:大學生身體健康狀況是一項值得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增強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工作。體育課程教學既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同時還可以緩解并釋放出學生在學習期間產生的壓力,使大學生能夠更加高效的融入知識學習中。在此期間,積極參與各種體育鍛煉,學生自身的鍛煉熱情也可以得到充分發揮,進而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主動融入體育鍛煉中,全面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為日后階段的學習與工作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大部分學校在體育課程設置過程中會從球類、武術、舞蹈幾方面開發,但是學校的體育課程量存在有限性,依舊有很多學生無法及時選到自己比較心儀的體育課程。當代大學生普遍缺少對體育運動的重視,學生自身惰性會逐步戰勝理智,體育鍛煉在其心中的比重嚴重不足,因此學生對體育運動缺少足夠的興趣,也不會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再加上學校也缺少足夠的活動場地,以上這些內容均屬于客觀影響因素??陀^因素的存在加上學生主觀因素的不情愿,使得學生在體育運動方面缺少足夠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自身缺少參與體育運動的意愿,所以,江西省地區的大學生普遍存在忽視體育鍛煉的情況,學生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對于體育鍛煉的關注度也會變得越來越低,長此以往,學生整體的體質健康水平也會不斷下滑。
從身體形態展開分析,缺少運動的學生,大多存在體重偏輕,抑或超重肥胖,這種身材比例會更高一點。由此能初步得出結論,學生可以通過鍛煉改善身體健康狀況,控制肥胖,同時體育運動也對人體體型成分造成不利影響。從身體機能方面展開研究,可以發現缺少不鍛煉的學生,他們的肺活量會比鍛煉的學生低出很多。在江西省,很多大學生的日常作息嚴重不規律,由于玩手機等娛樂行為會讓學生熬夜,次日就會在課上睡覺或者干脆逃課,還有一部分學生會匆忙趕到教室學習,沒有時間吃早餐,也會有一部分學生隨便買一些方便面、餅干或者面包充饑,長此以往,學生患病的幾率會大大增加[1]。
當代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期間,適度增加運動負荷,能夠有效提升身體素質。因此,高校在組織體育課堂期間,可以帶動學生參加更多課堂練習,特別適合開展與體育技術相關的鍛煉。學校的體育教育人員在組織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時,需要與學生一起慢跑,適度增加學生的運動量。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員組織學生共同參與教學比賽,體育比賽可以有效增加學生運動負荷,進而達到提升學生綜合身體素質的目的。
學校可以適當提升體育課程學分數標準,這樣可以更加充分的調動學生熱情。期末考試,體育課程作為重點考核內容,并持續豐富課程內容,在此之后可以適當增加趣味性教學活動,舉辦更多體育賽事。學??梢葬槍W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一定獎勵措施。利用手機APP,鼓勵學生跑-定的公里數量,就可以兌換-定的學分,這樣就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不自覺的參與到各種體育鍛煉活動中。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更加吸引學生關注,此前階段流行的羽毛球、排球、游泳等諸多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喜歡的課程,上課期間也會變得更加主動[2]。
成績考核期間,學校需要關注學生身體體質、運動技能以及體育學習態度,以此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綜合體質的基石,保證各項考核內容能夠落到實處。學校設定體育課程活動期間,需要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對學生的愛好及身體素質做出更為全面的了解,適度增加與體育鍛煉有關的教學課程。首先,學校組織學生集體接受體質健康測試,對學生整體體質情況做出大致了解,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據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開展個性化的針對教學,學生此時可以根據自身興趣選擇相應的體育項目在大學體育考試期間,需將體質測試內容作為核心項目,并在學生總體成績中占據一定比例。截止目前,當代大學體育考試標準不夠完善,提升課程考核標準能夠讓學生以此為基礎,更積極、努力的參與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滿足考核指標要求。
綜上所述,處于新時期背景下的大學學生平均身體素質越來越差,隨著這種現象的普遍化,我國亞健康人口數量逐年增多,這不僅會對學生自身在日后的發展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對我國社會的積極發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江西省高校需要提升大學生運動強度,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并將其視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這需要江西省內的各大高等院校共同提高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