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蘭
(大同一職中,山西 大同 037008)
在我國現階段的教學體制中,高考作為學生進入大學的跳板,在學生的整個中學生涯中都占據了主導地位。學生的任何教學活動幾乎都是圍繞著如何獲得更高的分數而展開的,嚴重的忽略了學生的綜合發展。隨著近些年來素質教育的提倡,以及教學改革的推進,人們越發重視到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美術課作為調節高中生情操,緩解高中生學業壓力的一種良好教學方式,在高中教學體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水粉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創作形式,尤為適合高中生進行學習和創作[1]。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學形式的不斷更新,高中水粉畫課同樣應當與時俱進,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保障教學效果。
教師在進行上課前,應當充分備課,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師要將備課體系化,要把握好學期整體與單獨每節課之間的聯系。要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通過水粉畫課初步掌握一定的水粉畫創作能力和藝術審美能力。教師在進行講授前要注重對水粉畫創作技巧的總結和提煉,參考同行的教學方式,充分準備教學內容。要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優勢,搜羅名家名畫,供學生賞析和臨摹。這點本質上是要求教師注重水粉畫課在高中教學中的作用,要讓每一節課都能使學生學有所得。教師在進行名家名畫收集時,不僅要注重下載相關的作品,還要注重挖掘作品背后的人文故事,以方便教學時對學生進行深層次講解[2]。
高中水粉畫課教學除了要培養學生水粉畫創作能力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學生進行美育,讓學生初步形成一定的審美觀,要讓學生能夠在作品中獲得藝術體驗。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講授時,不僅要注重技巧上的講解,更要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掌握相關的美學知識,在對學生進行講解時,能夠用專業的素養去對學生進行藝術訓練。講解一幅畫時,不要單單從技巧上講解,應當深層次的挖掘畫作背后的人文故事以及創作背景,讓學生能夠在水粉畫課中感受到藝術的氛圍。教師應當明確這樣一個觀念,在高中階段的水粉畫課教學目的并非是培養學生具有超群的水粉畫創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欣賞藝術作品,并且能夠參加到藝術作品的創作中,體會其中的藝術氛圍。
互動教學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講授時,一定要注意避免自己單方面教學的情況,要注重傾聽學生的反饋,要給學生發言的機會,讓學生能夠自主欣賞水粉畫,并且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參與到水粉畫的創作和欣賞中。教師要明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課堂應當是以學生為導向的而非教師要牢牢把握好在課堂中的輔助地位,引領學生正確地欣賞和進行水粉畫創作,是教師的主要作用。另外,當學生提出一些獨特的見解時,教師應當給予鼓勵和支持。藝術上沒有明確的對錯,應當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要讓學生能夠感到自己被重視,這樣學生才能夠進一步放手去進行水粉畫創作,使學生心中的藝術感受得到釋放。
多媒體教學是信息技術時代教學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樣,水粉畫課老師應當注重對多媒體的利用來提高課堂效率。例如說,最基本的教師可以通過大屏幕向學生展示名家名作,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這些藝術作品。但同時,教師也應當發揮創新思維,充分利用多媒體,以多樣化的形式來完善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比如當下比較流行的動畫制作,教師可以將水粉畫的創作過程錄制成視頻,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這樣可以避免在課堂上現場展示而導致的許多學生無法清楚觀看的情況。
水粉畫課的教學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還要注重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創作過程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創作能力。在具體實施的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兩個問題,第一是器材問題,第二是創作時間問題。水粉畫創作需要一定的畫材,而高中階段學生大都忙于課業,很少有時間能夠跑到專門的畫材店去購買相應的創作素材。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上課前,應當充分結合學校的自身情況選擇統一購置或者免費向學生發放畫材來保障學生能夠進行水粉畫創作。第二是創作時間問題,水粉畫的創作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緊張的高中學習中學生很難有大把的時間來進行創作,也就是說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的幾十分鐘時間要把握好講與練的關系,要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來進行自主創作,保證學生能夠充分地感受到水粉畫的創作過程。
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參觀研學。教師可以與當地的藝術館,美術館等場所進行聯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領學生到這些場所參觀,讓學生能夠在一件件的藝術品中感受到藝術氛圍,拓寬學生的審美視野 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中獲得自己的藝術體驗,進而形成自己的審美觀。
綜上所述,水粉畫在高中階段對于調節學生的學習壓力,培養學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當從多方面入手,以多元化的角度來促進高中水粉畫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讓學生能夠通過水粉畫課來獲得自己的藝術體驗,能夠形成自己的藝術觀和審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