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靜
(貴州省修文縣實驗幼兒園,貴州 修文 550200)
在幼兒教育的發展中,硬件環境的建設極為關鍵。這是限制幼兒園教育現代化的瓶頸[1]。因此,各級政府部門要注重對公辦類型幼兒園的扶持,確保信息化技術能夠真正地在幼兒園中推廣,促進教師信息技能的增強,進而有效開展對幼兒的信息化教學。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督力度,頒布有關政策,使幼兒園真正形成對信息技術以及教師信息素養的重視,并確保在此方面資金的投入。此外,幼兒園中的園長也要加強對信息化手段的認知,積極組織幼兒教師加強技術水平。幼兒平時生活的環境將會對其產生直接的作用,幼兒園一定要為幼兒建設信息化空間,使幼兒在環境的影響中逐漸形成信息素養。在現代化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將自己的教學手段局限,僅僅通過語言、實際物品等教學,還要學會應用形式多樣的信息化載體,為幼兒形象直觀的展示知識。幼兒活動室中需要裝設幼兒教師熟練掌握以及控制的信息化設備,還要配備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信息資源,拓展幼兒的學習空間。而且,還要建立教師與幼兒家長相互溝通的渠道,方便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雙方共同配合做好對幼兒的教育工作。
在信息化時代下,教師應該形成符合時代的新型教育理念,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是要讓幼兒在快樂的學習中達成對知識的深度掌握。幼兒教師需要將自身的角色定位轉變,不再只是保育員,引領幼兒簡單的開展游戲活動,而是要成為幼兒游戲的開發人員與設計者,也要組織與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教師還要變為幼兒的伙伴,真正的轉變以前的角色定位,采取全新的、適合幼兒發展特征的教育方式,促進幼兒全方面發展。所以,開展對幼兒的教學要注意將趣味、知識以及實踐綜合,讓幼兒主動地開展知識的探索,在體驗中達成能力的增長。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發揮自己的教育功能,依據幼兒的特點以及教材內容,為幼兒選擇適合的活動,以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將幼兒參與的主動性激發,讓幼兒在游戲中體會成功,更愿意開展知識的探析,深化幼兒的個人素養。在培養幼兒的理念方面,幼兒教師要以信息化技術手段為基礎,充分考量幼兒在認知以及成長的實際狀況,通過不同學科的特殊性質,以發展的目標開展對幼兒的信息化教育,也推動幼兒在創新以及實踐方面的成長。
開展對教師的培訓工作是教師實現自身信息技術能力提高的必要環節。集中開展培訓活動。幼兒園要組織教師定期,如假期等時間學習最新的教育相關政策、加大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力度等。開展與信息化教學相關的主題活動,讓教師能夠在深入學習中增強對信息化教學的認知,幫助教師達成信息水準的提升。幼兒園要通過合適時間與合理手段落實對教師的培訓工作,真正地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進行緊密聯系,進一步的實現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掌握。分層開展培訓活動。在集中進行培訓后,可根據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水平將其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層次的教師能夠有效地掌握信息技術手段,可靈活的應用。幼兒園可以通過此類教師為中心建立信息技術應用指導小組,加大培養力度,使此層次教師不斷學習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并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運用。同時,還要擔負起指導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工作[2]。第二層次的教師對信息技術掌握較好。需要繼續開展對信息技術的深度學習,并在第一層次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將信息技術真正地在教學中使用。第三層次的教師信息技術水平不佳。要組織此部分教師通過不同的有效培訓活動主動學習,盡早地將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教學中運用,為幼兒呈現生動的趣味課堂。拓展運用信息技術。想要更高效的實現信息技術的學習,應將自己掌握的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實際的使用。幼兒園要對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工作提出相應要求,不允許教師使用他人的課件上課,鼓勵教師自己運用PowerPoint等軟件自己制作課件,并針對其使用情況給予相應獎勵。幼兒園還要組織教師聯系具體教學內容運用信息技術,保證教育效果。
信息技術的學習不能只限制在幼兒園的內部之中,只要能夠提升教師在教學方面的質量,幼兒園高層都要指派相應的工作人員學習,在其回來后再對其他教師進行培訓。也可以邀請可對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有效應用的專家,使其親自到幼兒園中為教師培訓。教師還可以考慮自身在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實際需要,自己購買相應材料,自主培訓,增強信息素養。
結束語:當前,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向。因此,幼兒教師想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增強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幼兒園教師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變化,不斷地實現自身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并將其有效的應用于幼兒教育中,將自己掌握的信息技術真正地為幼兒教育服務,實現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也推動幼兒的健康成長,為幼兒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