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全
(江西中醫藥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4)
旴江醫學是中國古代四大地方醫學流派之一,由楊卓寅教授在1989年第一次提出,他認為旴江醫學是指在贛撫大地形成的一枝流派,其名醫眾多,學術醫理淵博,實踐經驗豐富,著述浩繁,涉及醫學基礎理論與臨床 內、外、婦、兒、針灸、骨傷、五官等各科。2014年,劉曉莊進一步指出,其是指自唐宋以后至清朝末年,在江西舊建昌、臨川一帶的旴江流域所形成的一個醫學群體,具有名醫眾多、醫著豐碩、專科悉備、建樹博深的鮮明特色,是我國地方醫學中的一朵奇葩[1]。
旴江醫學流派分布主要涉及旴江干支流的16個縣市,分別為廣昌、南豐、南城、黎川、資溪、金溪、樂安、宜黃、崇仁、撫州、東鄉、豐城、清江、進賢、南昌、新建等。
旴江醫學歷經千年發展,帶給世人數不勝數的文化資源,包括歷史文化遺址、器物、醫學著作、疾病診療經驗、中醫技藝、中藥配方、中藥炮制工藝、美味佳肴、優良的醫德醫風、醫家的學術思想、美麗的神話故事、學術影響力等。
1.有形文化資源分析
旴江醫學流派留給我們的第一大文化資源,是醫家與醫籍。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挖掘出的醫家與醫籍數量,已經達到1000多。代表醫家有陳自明、危亦林、龔廷賢、李梴、龔居中、黃宮繡、謝星煥等;代表醫籍有《婦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世醫得效方》《萬病回春》《紅爐點雪》等;傳統中醫技術方面有針灸、艾灸、推拿按摩、八段錦、太極拳、易筋經等;建昌兩幫的中藥炮制工具鍘刀、片刀、刮刀、切藥刀、雷公刨是旴江醫學的重要有形資源;此外,在歷史文化遺跡方面,有麻姑山、畢姑山、閣皂山、龔廷賢故居等;還有麻姑米粉、麻姑茶等美味佳肴。
2.無形文化資源分析
旴江醫學中的無形資源是一個巨大的寶庫,有各醫家的疾病診療經驗、中藥配方、學術思想等;其在海內外有深厚的影響力,是無形資源中的一部分;同時,養心為先、惜精保元、脾胃為本等養生思想;重視人文修養、注重醫德培育、倡導全科教育等的教育思想;倫理文化、醫學精神、價值追求等都是無形的文化資源。
“內容為王”的文化產品核心是文化創意,由藝術家或創意人員產生出,其可賦予產品深厚文化內涵及傳達一些理念與功能等,使文化產品具有高附加值。旴江醫學中的豐富文化資源給予創意以驅動力,但是目前,旴江醫學流派中有關的文化資源,幾乎未出現創意加工,仍處于原汁原味的狀態,缺乏內容,對消費者沒有吸引力,具有的附加值較低。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優秀的創意人才。文化產品創意生成,需要優秀的綜合性人才,一方面要對旴江醫學中的各項文化資源清楚,內涵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具備很強的創新能力,把特有的表達內容與信息轉化到產品上。目前,這種綜合性的人才在江西還很少,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院校為旴江醫學的發展儲備了人力資源,但其人力資源的優勢沒有得到很好發揮。此外,江西的經濟水平較東部地區沿海地區,存在明顯差距,對于人才的吸引力較弱,當地培養的人才也留不下來。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旴江醫學文化資源的產業化。
文化資源是文化產業開發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產業得以運行的基本素材,文化資源的多寡優劣、開發利用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文化產業的層次高低[2]。
旴江醫學流派中文化資源富集,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通過各方努力,對旴江醫學文化保護工作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對文化收集整理匯編與思想傳承。但在相關資源的開發上卻顯得較為單一,欠缺多元化與深度開發,對現有資源多依賴,缺乏創意與創新。比如旴江醫學中最為出名的文化遺址,也是較其他的資源中開發程度最高的麻姑山、閣皂山,游客去到那也僅是觀光欣賞風景,大致瀏覽其中的文化介紹,游玩項目不多,未能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對其中的文化如葛洪等人“仁風濟世”的精神價值等缺乏發掘與利用。開發滯后是旴江醫學文化資源開發的另一問題,位于廣昌的旴江源頭驛前鎮血木嶺靈華峰東側的里木莊山谷、名醫故居等隨著年代越來越久遠,不斷破落,未有整體的修繕與開發。一些無形的文化資源,如神話傳說等,保護還欠缺,開發更談不上。
在一次關于旴江醫學發展的問卷調查中發現,旴江醫學發展在公眾的知曉度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此次問卷的受訪對象全部來自于旴江醫學研究的主力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在調查過程中,大部分人對旴江醫學都是不知曉的,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旴江醫學的文化傳播十分有限。文化傳播是產業化發展的關鍵環節,注重文化傳播才能使文化產業更壯大。在當今時代,文化傳播的途徑呈現多樣化,如交流合作、教育培育、國際援助等,傳播技術不斷革新,需要緊跟時代潮流。
旴江醫學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最重要的要素是人才。人才通過對資金、技術、文化等要素進行整合,理論創新并生成多種多樣的文化創意,從而創造出有內容價值的文化產品。旴江醫學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是各種各樣、多方面的,如行業領軍人才、創意人才、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營銷人員等。文化產業的人才鏈建設,采用本土培養與外來引進相結合的方式。海內外的一流人才花重金引進來,本土的人才,做好大規模的培養工作,給予各式各樣的培訓和深造機會,營造適合創意人才孵化和成長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對各種人才創造出的文化成果有有力的保護和一定的獎勵,使這些人才能夠長期留得住,干得好,為旴江醫學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和原創力。
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應注意文化產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以其他產業為支撐,整合更多的資源來為旴江醫學文化資源產業化提供發展空間,包括促進與制造業、信息業、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3]。旴江醫學文化產業與制造業的融合,產生新的高技術與高文化交叉的新型制造業態,既提升工業產品的文化附加值,又使旴江醫學文化產品直接利用成熟的工業技術來擴大產能,提升質量。旴江醫學文化產業與信息產業的融合可以使旴江醫學文化內容與高新技術相結合,從而創造出新的業態和產品。旅游是文化的載體,發展旅游產業,能夠為文化產業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有利于向市場推介文化產品,將文化資源進行市場轉化和開發。旴江醫學文化內涵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通過旅游活動,可以使人們認識到文化資源的意義,發現其經濟價值,進而反過來促進資源的發展。通過發展文化旅游業,可以解決文化在市場經濟中遇到的困境,發現和挖掘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有利于在新的形勢下保護和開發寶貴的旴江醫學文化資源。
旴江醫學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擴大旴江醫學的知曉度是重要一環。讓公眾知曉旴江醫學,了解其中蘊藏的豐富文化資源,才能推動旴江醫學文化資源產業化發展。擴大知曉度的路徑是多樣的。首先需要打通多樣化的宣傳渠道。現在,宣傳渠道豐富多彩,有線上線下,內部外部等,這些渠道都可用來進行旴江醫學的宣傳,讓旴江醫學能夠深入到群眾之中而不僅僅是在專家學者小范圍內傳播。其次,運用前沿的科學技術手段,提高旴江醫學傳播效率。最后組織靈活多樣的活動,讓公眾深入其中深度了解旴江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