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云陽縣文化館,重慶 404500)
提升文化館效能,對于促進群眾性文化活動逐步豐富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文化館的建設直接關系到了我國公益性思想的傳播、國民素質的提高。首先,文化館的建設為群眾性文化活動的創立起指導與引領作用。文化館的工作原則與群眾性文化活動的目標相契合,都是以人民群眾的實際文化生活為指向,不斷地革新、創立群眾性文化的活動,引導群眾進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升基層群眾素質。
此外,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也有利于文化館建設的落實。由群眾自發參與、樂在其中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形式,在促進了文化文化館效能提高的基礎上,還起到了輔導人民學習群眾文化的作用。發揮群眾的文化性交流是文化館的責任,也是義務。文化館的公益性體現在它能夠免費為群眾提供文化服務,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充分發揮文化館的公益作用,離不開為文化館建立文化團隊,也只有在專門的工作團隊的監督下,文化館開展的公益性活動才能達到促進群眾文化交流的目的。文化館并不是簡單的群眾文化交流的地點,更是肩負著傳播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高群眾文化素質的責任。提高文化館的人才儲備,有利于最大程度上實現文化館創建的意義,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文化館成員更好地為群眾進行文化活動服務。
建立專業團隊可以充分的發揮文化館專業團隊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文化館的實際綜合能力。只有充分的考慮到文化館團隊的每一個人的特長,才能夠在實際的宣傳群眾性文化活動中發揮成員最大的優勢與專業能力。文化館的工作原則應該以群眾為本,時刻以服務提高群眾文化素養為基點,確保提高文化館工作的效率,實現文化館公益性宣傳文化知識的目的。
另一方面,文化館的建設者也應該明確為文化館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過于求成。在建設文化館的過程中,也應該立足于當地區域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對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進行調研,選擇出最適合人民群眾的文化活動模式。在文化館進行公益性文化宣傳時,也應該立足于長遠發展,不定時聽取群眾的意見,與群眾保持長久的聯絡與互動。
雖然文化館的建設在當前穩定的經濟條件下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仍無法避免文化館服務內容落后的問題。如果文化館所傳播的文化知識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就難以滿足基層群眾對文化的需求,久而久之,文化館就會喪失其創建的意義。因此,文化館的文化服務內容一定要緊跟時代的潮流,符合時代發展的特征、人民的需求,積極創新文化館文化活動的形式,優化群眾性文化活動的流程,使每一位群眾都能在文化館宣傳的活動當中提高知識儲備,文化底蘊得到極大的提升。
文化館宣傳文化服務的模式也應該極大程度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需求,例如通過各種文化競賽、書畫評比活動等公益性文化活動,一來可以增強基層群眾的文化自信,而且也能夠吸引更多的基層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的建設當中。群眾性文化活動并不單單是一個活動,更是國家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確保文化館服務內容緊跟時代潮流,創新群體性文化活動模式,才能夠建設出適應群眾性文化需求的文化館,實現提高文化館效能的目的。群眾性文化活動與文化館的效能提高,應該相輔相成,同步進行,這樣做不僅可以節省公益性文化活動成本,而且也能夠對文化館的文化理念進行宣傳,實現群眾性文化活動的豐富與文化館的建設的雙贏。
就目前而言,文化館仍然是我國健全基層群眾性文化交流的關鍵,同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措施。在我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背景之下,文化館的建設肩負者向人民群眾宣傳符合潮流的文化觀念的責任,文化館不僅是基層群眾進行文化活動的交流場所,更是宣傳我國先進文化知識的傳遞平臺。通過文化館的建設,將社會的正能量積極健康的中華優秀文化觀念傳播給基層人民群眾,有助于激勵我國人民群眾自覺主動加入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潮流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