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松樹橋中學校,重慶 400000)
初中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若是沒有人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自我迷失,甚至會造成終身遺憾。身為初中班主任,一定要有效培養學生,使學生獲得全面綜合的發展。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管理工作,理解與尊重學生,使學生愿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與教育。班主任還要關心與愛護學生,成為學生的朋友,使學生主動傾訴自己的想法,及時有效的處理學生問題。
我國初中班主任要轉變原有的德育工作理念,采用更加有效的德育理念和方法,在全新的理念中加強學生的德育培養,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管理班級的能力,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德育觀念。對于當前的時代來說,需要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原有的那種只重視智力的培養和開發,而忽視提升自身品德的教學思維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了。因此,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思維,把德育放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提升自身班級管理的能力,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激發學生對德育的熱情,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樂于助人、勤勞勇敢的良好品質,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從而提升整體的德育水平。當然,對于初中生來說,其道德水平的高低,更多的是依賴班主任的積極引導作用,因為初中生還不能很好地進行學習,這個時候需要通過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積極引導來進行德育,班主任要從思想上重視德育工作,重視對學生思想道德上的引導,在整個教學中要更加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德育,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就目前來看,我國德育水平的高低更多的是體現在班主任的積極作用上,只有在班主任的宏觀把握上才能夠更好地提升我國初中的德育水平。由此可見,我國初中班主任在整個德育中,需要積極轉變德育觀念,建立全新的德育理念,進而幫助學生提高道德水平。
班主任在開展班級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同樣要能夠意識到,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在學習部分德育知識的過程中會產生不能理解的情況。一旦學生具備了這一思想,學生就會產生相應道德品質學習不重視的狀態,從而降低了學生的道德學習質量。為了有效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班主任可以定期帶領自身班級的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實際實踐來體會相應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真正配合班主任以最高效率來提升自身的綜合道德素養,并為發展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合格接班人所努力奮斗。例如,我在給自身班級學生進行尊重每一行職業道德品質內容教育的過程中,班級內有的學生會產生如下想法:職業為什么不可以出現高低貴賤,正是因為人的能力有區別,才會區分出不同的職業,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出現高低貴賤。針對學生出現的這一思想偏差,我才用的方案是,讓學生通過假期時間進行實際參與,如餐廳服務員的職位,學生在做了兩天以后就感到十分的幸苦,同時還需要忍受部分顧客的輕視,心理十分不是滋味。同時學生在和其他服務員交流的過程中也了解到他們的難處,從而從心底改觀了自身錯誤的道德觀念,并真正樹立了尊重每一份職業的良好道德品質。
素質德育教育工作不同與一般的知識性教育,教師不可能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思想品德教材而獲得道德水平的提高。德育教育根本上是價值觀、思想認識與行為標準的教育,因而其要求教師在德育教育上要采用與之契合的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而不能片面以應試教育模式往德育教育上套。這就要求教師應熟悉掌握德育教育的專業知識與教學原則,通過進行德育教育方面的深造與培訓,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專業水平,能夠以針對性的方法處理學生在德育教育活動中顯露出的各種問題,善于通過因材施教,對不同道德素質水平與思想問題的學生采取合理的措施去進行教育應對,能夠以有效的教學觀察與教育問題研究而發現德育教育工作開展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處理,這樣才能使得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達到較高的水平,為學生道德素質的發展提高做出應有的作用。
教育不僅僅是依靠學校就能夠完成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家庭教育可以說是學校教育的一種外延和補充,是德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開展德育教學,家長是不可缺少的存在,也是對學生有力的監督。所以,身為班主任,需要和家長經常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把握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同時也將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反映給家長,更好地和家長一起開展對學生的教育和教學。不僅僅是對調皮的學生,對于成績出眾的學生同樣需要教師和家長的聯系。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在現在的初中學校中逐漸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這不僅僅是班主任的責任,更是每位老師的切身責任。全力配合學生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在無限的關心與愛護中接受教育才是德育教育的最終目標。學校在制定自己校規校紀的同時就是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約束,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就有自我約束的意識,再通過教師的親切引導,使他們最終形成一種正確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