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綦江區教育科學研究所,重慶 401420)
2018 年11 月,國務院新發布了《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齡前教育的質量和入園率。在《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加大對幼兒園的財政資助,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從這份文件中,可以很明確地看出國家對于農村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為了倡導國家的號召,積極響應國家的支持,農村幼兒園應當更加注重自身的內涵發展,注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尤其是農村幼兒園教師的教研推進工作。
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工作的開展的保證,就是工作制度的落實。在現實的教研工作中,很多幼兒園都沒有一套系統的教研制度,即便有制度也很籠統,沒有實際的應用價值[1]。一些幼兒園教師沒有制度的約束和規范,在教研時往往出現遲到、沉默不言、玩手機等現象,導致教研活動的效率低,教研收獲的實際成果少。
一些幼兒園的教研活動沒有合理的系統化安排,如同流水賬般一樣想到哪兒就做到哪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導致教研活動分散和混亂。例如,有些幼兒園根本就沒有定期的教研活動,而是教師什么時候有時間或者什么時候方便,再或者是遇到現實的教學問題了,才會想起召集教師進行研討,沒有合理的調度時間,導致一些老師因為教學任務問題,還沒有到教研活動的現場,教研活動就已經結束。還要一些幼兒園沒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活動,教研的內容往往是根據教師的學科或者專業來安排進行比較合適,而有些幼兒園往往是一股腦的召集所有教師,不僅教研開展難度大,教研內容沒有針對性,還造成教師資源和時間的浪費。
經費是教師開展教研活動的經濟基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研活動亦是如此?,F階段,很多幼兒園在開展教研活動時,沒有足夠的教研經費作支撐,導致教研活動中所需的活動材料、紙張和制作技術等都沒有很好的落實,不利于教研活動既定目標的實現。例如,很多教研活動中往往需要用到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但是很多幼兒園要么缺乏計算機等辦公器材,要么缺乏運用計算機或者多媒體技術的專業人員。
現階段,很多農村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內容通常集中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主要方式為提前布置任務,按時參加培訓,教研活動過于單一化,不能有效地解決實際教學中的問題或困惑,使教師在參加教研活動時的積極性大打折扣[2]。此外,很多幼兒園教研活動組織者本身就沒有對教研活動的開展做好統籌和提前準備工作,往往都是臨時召集為了應付問題的需要,教師認為這樣的教研活動根本沒有實際應用價值,加上幼兒園教師本身的任務繁多,導致無暇顧及。
很多教師對教研活動沒有足夠的重視,認為自己的任務是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教研活動的重要性。鑒于此,我們應當結合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教研制度,例如《課題研究制度》《集體備課制度》《聽、評課制度》《教研獎懲制度》《教研活動考核實施辦法》和《教研室主任工作職責》等[3]。
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很多教師往往將教學中心放在教學任務的完成上,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應付教研活動的開展。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教師的教研活動時間,保證每個教師都能參加教研活動,比如可以抽出老師每天兩個小時的時間固定用作教研,教研室對教師參加調研實施不定期檢查。此外,教研活動開展還可以按組實施,開展針對化的教研活動。例如,可以將不同學科的老師組成一個小組,在遇到不同學科的問題時,按組集中攻堅教學中遇到的難題。
為了讓每位教師建立新的保教理念和保教知識,可以加大課題研究和優化中的資金投入,具體的可以落實到對于每位教師提高學前教育方面的期刊或者雜志,配備計算機等。在教學活動中以競賽的方式來決出優秀教師,對于那些優秀教師要給予對應的獎勵。針對那些專項的課題研究活動,要撥付專項資金進行支持,調動他們進行教學研究的積極性。
教研活動單一和枯燥,往往影響了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積極性和興趣。豐富的教研活動不僅有利于調動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積極性,還有助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例如,可以每周三和每周五的下午舉辦定期的讀書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理論知識;還可以在教研活動中采取輪流主持和發言的方式,讓每個教師都能參與到教研活動當中,鍛煉教師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最后還可以讓園內的教師去其他地區的優秀幼兒園去學習他們的教研特色和教研模式,在完成學習任務后將優秀的教研經驗和模式推廣和融入至園內的教研活動中[4]。
教育作為育人的一項最重要的方式,在培養人才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農村幼兒園更是祖國花朵培育的搖籃,對于祖國的未來起到了重要的基礎作用?,F階段,國家對于農村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農村幼兒園的教學水平應當符合時代的要求和標準,這就從側面反映了教師也必須適應新時代教育文化事業建設的需求。教師必須積極參與到實際的教學教研活動當中,運用具體的教研策略來完成實際工作中的教研任務,實現自身與時俱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