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城北中學,廣東 清遠 511600)
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圖,具有圖文結合的特點,它憑借多姿多彩的線條以及言簡意賅的主題吸引著學生的興趣。思維導圖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尋找到與寫作有關的資料和知識點,有助于他們把控作文的布局計劃好自己的寫作順序,進而提高語文寫作的質量。
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初中語文習作教學中,會注重習作知識的傳授,如利用作文的閱讀來積累素材。這種方法是正確的,但是教師對于其內涵沒有傳授到位,即利用范文閱讀積累素材并不是背誦范文,而是對范文的格式、例子進行分析和觀察,并善于運用到學生自身的作文之中。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在‘以讀促寫’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教學效果依然無法得到高水平的提升。
對于初中作文的寫作來講,學生總會感覺到巨大的難度,其主要原因是初中生缺乏相應的習作興趣,缺乏切身情感體驗。在習作教學課堂中,教師會根據自己從教多年的經驗進行知識傳授,注重記憶和閱讀,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的習作水平增加,但是隨著腦海中記憶的衰退,學生的習作依然會感情到無從下筆。歸其原因,教師的主觀思維占據了習作教學的核心,學生的習作主體地位無法得到有效體現。
語文新課標提出語文教材只是基礎,加強學生課外閱讀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才是重點,在學生接觸大量的文字資料,會逐漸總結出語文學科的內涵和規律。這也就說明傳統的范文背誦是行不通的,而日常的素材積累才是重點。學生的寫作難主要問題就是缺乏鮮明的例子和華麗的辭藻,通過課外閱讀,學生能夠有效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從而對習作得心應手。
在單元的習作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對單篇課文進行重點分析,企圖以多篇文章的選材、結構和情感的分析比較,來深入挖掘課文之中的寫作價值。但是對于作文寫作的體系內容的構建較為模糊。相比于單篇文章的深挖,作文寫作體系的構建內涵更為豐富,包括學生興趣、情感體驗、能力提升和思維發散等綜合內容。
許多教師和學生都十分重視思維導圖的使用,但是具體的繪制方法卻很少設計。繪制的步驟一般分為五步,即畫主題、找關鍵、理分支、畫圖和上色。
1.繪制思維導圖可以利用一張干凈整潔的A4 紙,紙張橫放,給予分支更多的擴展空間。思維導圖常用的是樹狀圖。樹干是中心,里面的字體一般要大號加粗,讓學生一眼就能夠看出中心知識點是什么;樹杈是一級分支,里面的字體一般選用中號;樹枝則是二級分支,字體要更小一些;三級分支一般按照順時針的順序排列,即從右上開始,按照右下、左下、左上的順序均勻的分布在樹干周圍。
2.為了讓分級標題醒目,往往不同的分支采用不用的顏色。在畫圖和寫關鍵字時,利用細的黑色中心筆;為圖形上色時可以利用粗彩筆。在上色時,選可能選取鮮艷、亮麗的色彩,讓學生通過顏色產生一定的聯想。
3.為了凸顯思維導圖中的重點內容時,可以適當運用圖像來著重標記,標記符號可以是五角星,也可以是小三角形;在表現某種關系時多采用曲線加箭頭的方法。
4.可以按照寫作的順序來梳理整體內容的知識框架,將每個標題、例子、情感作為一、二、三級標題,并善于利用曲線、箭頭和標注的方法尋找到作文之間的聯系。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為學生安排下去寫作任務后,學生提起筆往往會發呆,陷入一個深度思考的狀態下,但是發呆結束后,依然感覺無話可寫,找不到文章的切入點。其實寫作是需要學生在平常的生活學習中積累素材的。針對一些事物,能夠從多個多角度的方向去看待,抓住某一細節進行深入思考。初中生的大部分生活經驗都是來源于學校和家庭,為此教師可以從校園生活的方向入手,利用思維導圖將學生的校園生活、作文主題、案例按照分級標題的形式聯系起來,從而幫助他們找到寫作的素材和思路。
例如,教師將校園生活作為思維導圖的主干,一級分支包括師生互動的課堂、學校餐廳多樣的美食、豐富的校園娛樂活動、激烈的體育運動以及學習交流活動。二級標題則是一些具體的活動經歷,如捐款儀式、中午餐廳打飯的場景、學生們合作打掃衛生、準備節日活動等。當然除了校園生活外,還可以構建家庭生活的思維導圖。
在初中語文習作教學中,敘事寫人的主題較多,為此如何突出人物性格往往是教師作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例如:“我的媽媽總是穿著樸素的一副,但是我感覺她是那么的平凡而偉大”這句話讀起來缺少一些韻味,其實這就是沒有將人物性格描寫落實到位的原因。
教師要嘗試將思維導圖運用在人物性格描寫上,來幫助學生刻畫形象生動的人物形象。其思路大約有兩種一種是從觀察入手,一種是從寫人手法上入手。以構建“人物觀察”的思維導圖為例,其一級標題應該為“看、聽、想、感”思想內容。所對應的二級標題分別為:“外貌、神情、動作”,“語言、語氣”,“聯想”,“心理、感受”。三級標題則是人物的具體行為。將這些內容串聯起來,從人物肖像、言行舉止、心理活動等多角度來刻畫人物形象,讓人物鮮明的性格躍然紙上。
上述例子經過修改后,寫到:“我的媽媽很樸素,她總是扎著一頭馬尾的頭發,穿著一身樸素、簡樸的衣服。她也不像其他人一樣喜歡帶許多華麗而又昂貴的首飾。媽媽一身從來只戴一雙銀耳環和一只手環。這些都是很早以前就買的了?!睆挠^察的角度出發,從“媽媽”的服裝、裝飾等入手,用這些外界條件來體現“樸素”這個詞,將人物形象刻畫的更加入木三分。
初中的作文以記敘文偏多,此種文體強調的便是將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以“我和同桌發生爭執之后,同學們都在議論我,讓我覺得很孤獨?!边@句描寫為例,體現的還是蒼白無力的問題。想要將記敘文寫好,一定要保證內容的充實,為此可以根據記敘文的特征來構建一個思維導圖,將“記敘文”作為根基,“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六要素作為一級標題,二級標題則是對事情的概括。構建此種思維導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理解掌握記敘文的結構。
繼續以上面的那句話為例,對內容進行補充,即“同桌發生了什么爭執?吵了哪些話?同學們議論了我什么?我心理有哪些想法?我是怎么做的?結果怎么樣?”將這些內容擴充進去,運用了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等,讓文章顯的更為生動和有感染力。
在作文寫作之中,藝術手法可以為作文增鮮增色。但是藝術手法的種類較多,再真正寫作的時候,學生一時也想不起來具體有哪些,為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構建“藝術手法”的思維導圖。藝術手法作為根基。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結構形式、修辭手法四個標題作為一級分支。具體的內容作為二級分支,如表現手法中的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襯托;表達方式中的記敘、描寫、議論;修辭手法中的比喻、擬人、想象;結構形式中的抑揚、前后照應、三級標題則是對某個內容的詳細解釋;四級標題則是各個藝術手法所對應的使用條件和使用技巧。因為藝術手法所包含的內容較多,為此成品的思維導圖應該呈現一張網的形式。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是現代教育理念的體現。它的應用價值表現在:首先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寫什么,怎么寫,不至于說寫四百字作文感覺很難,但是寫八百字作文的時候,立刻又沒有頭緒了。然后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寫作知識的框架和體系寫作知識是十分復雜的,包括作文結構、語言、藝術手法以及文章構思等,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思路,知道怎么找、怎么用、如何用,讓寫作更加輕松愉快,思路暢通。最后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從多角度來思考問題,打破固定的思維模式,拓展視野,發散思維,讓學生能夠一眼看到文章中的重點與核心,進而提升語文作文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