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119)
智能電網配電運行管理是采用先進、可靠、集成、低碳、環保的智能設備,以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為基本要求,不僅能自動完成信息采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監測等常規功能,還能在線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態,智能評估設備的檢修周期,從而實現設備資產的全壽命管理,并可根據需要支持電網實時自動控制、智能調節、在線分析決策、協同互動等高級功能的變電站。采用IEC61850 通信標準,實現系統的無縫連接,體現了集成一體化、信息標準化、協同互動化的特征。
在進行智能電網建設的過程中,隨著接入設備的規模不斷擴大,智能電網中產生的數據規模也越來越龐大。智能電網接入的設備主要為參與電能生產、變換、傳輸、分配和消耗電能的一次設備,以及對智能電網運行狀態進行測量、監視、控制和調節的二次設備。涉及到繼電保護技術、安全防護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等多個領域的專業技術,且需要大量廠家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持。
由于智能電網中的設備數量龐大、來源復雜、投入運行的時間有長有短,且運維人員構成復雜,一旦相關設備或者系統發生問題,往往需要消耗較長的時間才能把問題解決。不但增加了問題解決的時間,而且對智能電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影響。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不斷推進,對智能電網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加強對智能電網的配電運行管理及維護,才能不斷適應智能電網對運維管理的需求。
當前我國智能電網技術的發展尚屬于初級階段。因此為了有效的提升后期發展效果,電力企業以及研究人員,應針對智能電網運行狀態進行分析研究,設立完善的維護制度。例如在實際維護管理的過程中,針對智能化系統的維護以及變電設備的維護可分別維護,并成立對應的維護小組,以此達到維護效果,并提升電網的穩定運行。
對于智能電網的運行管理,相關的管理人員需要對設備、裝置以及部件等進行科學的安排與規劃,防止產生系統局部過熱的情況,從而對硬件設備與系統運行造成不良的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在設備密集區,管理人員應該保證區域的通風與散熱,控制設備溫度在合理的范圍內,有效減小設備產生故障的可能性。另外,對于電力設備,應該安排專業的管理人員進行規范化管理,并安排清潔人員定期對設備地點進行必要的清理,為設備的運行創造一個優良、整潔的環境。同時,管理人員還需要對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的監控,從而有效保證設備的穩定運行。
在維護智能電網的過程中,電網單位要為其配備專業的管理和維修人員,從而保障智能電網的正常運行,其工作人員能遵循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維修。因此,電網單位要對智能電網維修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和指導。在培訓的過程中,要將專業的檢修技術和方案明確給工作人員,并增強其訓練,使其能熟練的操作。另外,要將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融入到工作人員的思想中,使其意識到智能電網維修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只有確保管理人員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才能保障管理人員能對智能電網加強監管,進而提升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效率。
首先,制定完善的安全責任制。先把智能電網運行管理和維護的總任務細分成若干個小任務,將具體任務下發到每個員工,構建獎懲處罰制度,確保管理員工有制度依據,這種方式可調動員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員工具備較高的安全生產意識。其次,嚴格遵守工作票、操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問斷、轉移、終結制度及工作監護制度,工作票、操作票的填寫正確無誤,齊整,防止偽票或無票的出現;嚴格落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問斷、轉移、終結制度及工作監護制度。堅持上述原則,可合理布置各項安全措施,及時查找設備存在的危險,全方面仔細檢查,確保智能電網較好的穩定性,以防人員、設備等受到損傷和破壞。
總之,近幾年來,伴隨著國內電力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電網運行中對于智能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智能變電站作為智能電網的一部分,其運行與維護管理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電網的運行狀況。因而,對于智能變電站的運維管理人員來說,要重視運維工作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并且要在關鍵技術與關鍵設備的運維管理工作中下功夫,積極的進行先進知識的學習與先進的運維經驗的總結,從而提高智能電網運行維護管理工作的水平,促進我國電力建設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