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電力分公司,陜西 榆林 719000)
隨著科技發展和電能需求量的增加,送電線路日趨呈現復雜化發展形勢,環境復雜、設計面廣及線路長的特點日漸明顯,提高了檢修和維護工作的難度。因此,在具體工作開展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送電線路檢修與維護工作的質量。
出于經濟因素的考慮,通常送電線路的運行時間都比較長,然而長期的高負荷運轉對于設備的損害是很大的。但是目前的情況是很多時候這些已經嚴重老化的送電設備卻沒有及時的更換,后果就是當線路老化至一定程度之后,輕則引起短路,重則造成傷亡事故;部分操作員違規操作,對于設備檢修和線路維護等工作不夠重視,增加了送電的運維風險。
一方面,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違章建筑的數量也隨之增加。部分民居用房和工廠建設在線路保護區內,導致線路混亂,甚至線路與地面的垂直距離不足,不僅會對送電線路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而且還導致部分區域經常出現斷電跳閘問題。同時,由于部分區域的經濟發展滯后,人民缺乏集體意識和電力維護意識,導致經常發生偷電行為,不僅對送電線路等公共設施造成破壞,而且還對居民的正常用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在農業用電區域,很多電力用戶缺乏環保意識和電力維護意識,露天燃燒秸稈等農田產物,在風力影響下灰塵附著與線路上,導致電路跳閘、損壞。而在沿海地區和多風、多雨地區,外在的環境因素會對線路造成破壞,影響線路正常運行。除此之外,處于戶外環境中的線路,極易遭受雷害影響,引發線路跳閘事故。
第一,加強對送電線路的運行維護管理。在送電線路運行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了設備缺陷則需要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將記錄結果及時匯報給上級部門。在送電線路運行的過程中運行單位需要強化對設備的檢修管理,為送電線路的穩定運行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狀態。另外,在對送電線路設備檢修的時候可以采取帶電作業和停電結合的方式來減少停電檢修的次數,并注重維護檢修設備的使用質量。第二,加強對設備的計劃管理。運行單位需要結合送電線路設備運行情況、巡視結果、檢修記錄來明確下一個階段的檢修計劃。
在人為破壞原因面前,找到居民送電設施維護意識薄弱的根源,增加宣傳保護送電設施的重要性,通過講座,公益廣告等形式進行宣傳普及,提高居民維護送電線路的意識,減少建設違章建筑,露天燃燒秸稈的行為。面對自然災害,加強送電線路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保障電力線路的正常運行,學習運用先進的自然災害的防御措施,有效的改善送電線路安全運行能力。汛期時,各地雷電交加,極易造成送電線路的跳閘事故,因此應該在送電線路上增加防雷設施,其次要定時檢查防雷設備,及時更新落后的防雷設備和防雷技術,確保防雷性能的可靠性。面對覆冰現象應該增加導線的傳送電流融冰,短流線路融冰。機械除冰法也已經開始在我國部分地區運用。同時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增加巡視力度,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爭取把損失減少到最小。
針對電力企業發展狀況,為了保證送電線路運行及維護的有效性,提升故障排除的效率,應該定期進行電力送電線路的檢測、檢修,將線路故障所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狀態,充分滿足現代電力企業運行需求。而且,在送電線路定期檢修中,相關人員應該及時發現線路中存在的隱患,積極構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以推動電力企業的穩步發展。因此可以發現,在電力企業線路定期檢修中,通過故障的及時排查,可以保證電力系統、電力線路使用的穩定性,為電力企業的穩步發展提供支持。
加強對于送電運維和檢修的管理,可以考慮采用新型GPS 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的優勢在于靈活方便,運用在送電檢修中可以幫助檢修人員確定出現問題的位置,便于檢修、維護工作的展開;由于線路長期的高負荷運轉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所以為了避免線路突然出現故障造成不便,可以考慮通過監視技術對送電線路實施動態監控;為了避免突然斷電影響居民生活,可以考慮采用諸如接地自動裝置等一些新型手段;為了降低送電運維風險,可以考慮選用滅弧性能較好的設備等。這些新型的技術手段和成果的應用,有利于提高線路的性能和運維安全性。
總而言之,在電力系統中,送電線路運行的安全穩定性對電力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同時有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電力系統的支持,這就應做好送電線路的運維工作,針對送電線路運行安全問題,找出可能存在或已經存在的問題,利用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