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寧
(北京化工大學,北京 100029)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頻繁切換于各種生活場景中,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極其容易使人心理和情緒產生疲憊與焦慮。這對室內設計來說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好的室內設計不光是要提高室內居住環境的質量,還要從不同居住環境氛圍營造上入手產生情感調節和疏導作用。而室內設計中營造氛圍的靈魂就是燈光。
自然的光充滿著不確定性,燈的出現使人們能自主的控制與調節人與光的關系。燈光在室內居住環境中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亮度、色溫、形態、光影。設計師要根據使用者的生活行為需求和心理隱性需求,采用不同的標準對不同用處燈光的特性進行統籌,從而達到因地制宜的最優化設計。
在設計燈光時亮度和色溫這是兩個的名詞總是搭配到一塊使用,為房間的照明奠定基調,我們使用手機時屏幕的亮度如果違背了我們的使用需求就會出現兩種情況,太亮過于刺眼影響正常使用反之光線太暗就會看不清,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營造一個舒適放松的環境氛圍。目前在我們居住環境里每一個功能區都根據使用需求有屬于自己光線亮度的國家參考標準即照度標準值。
與亮度息息相關的色溫則是影響內心感受的關鍵,燈光的色溫從冷到暖被人們大體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白色光顏色偏冷,照射范圍較好視覺效果非常清晰,但不夠溫馨。第二種中性光顏色沒有太強的冷暖之分,照射范圍適中,視覺效果清晰,舒適感好,第三種暖色光,顏色呈現暖色,照射范圍較小,視覺清晰度欠缺,優點是效果溫馨。暖色光能使人靜下心來,但亮度過高會使人感到悶熱。白色光給人清爽感很好但過暗會給人陰森寒冷的感覺。在燈光設計中要考慮到具體環境中的使用需求來調節亮度和色溫的搭配,讓使用者更好的沉浸在舒適的空間體驗里。
光在居住空間里作用就是與空間里的物體產生關系的過程,通過不同材質的反射折射達到使用目的。同一光源通過對它的照射路徑、角度、物體與之產生關系的方式等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后,燈光的形態與光影關系也大不相同,或虛或實或硬或柔。在更多可能性的背后是如何運用光的形態使燈光在室內空間的表達里產生錦上添花的作用,并通過選擇與調節光照射的不同形態與光影關系達到賦予場所精神的奇妙效果。
客廳作為家中最大的公共活動區域基本上都是與餐廳走廊陽臺等其他空間一體沒有較強限定的虛擬空間,它有著社交、休閑的功能性特點,需要在明亮通透的前提營造溫和又莊重氛圍,客廳主要用中性的暖白光它能保證整個空間的清爽和自然,有足夠的照明范圍和亮度,同時以微暖的光使客廳顯得更有親和力。配合軟裝的啟示與視覺完形性達到劃分出客廳空間的目的。用多類型照明方式讓通透的空間里具有強烈的明暗層次而不是亮堂堂一片,是客廳提升高級感的關鍵。
臥室是家里最重要的靜態封閉空間,溫馨放松有安全感會大大提高使用者的舒適度,臥室的燈光不宜過強過冷,也要避免燈光眩光或造型奇特復雜的燈具影響正常休息造成心理壓力。臥室里的燈光可分為供起居休息的環境照明,供閱讀、梳妝、更衣的局部照明,調節臥室氣氛的裝飾照明,從這三種照明方式來塑造臥室實現功能性和空間氛圍上的兼顧。
流動空間因戶型的原因在家居空間布局中分配的占比或大或小,有時雖很不起眼但確是空間組成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而我們要討論的是在戶型中走廊的流動空間燈光應用。走廊處燈光不宜太有顏色傾向,否則一旦周圍的光線很暗,狹長的走廊映照著帶有顏色的燈光會給人壓力和不好的聯想。走廊的燈光適合淡淡的比白色稍帶點彩的光營造一個清爽、暢快、流動的環境氣氛。走廊過道的燈光不一定要很強,但要體現在走廊空間的立體感。
室內空間中光有著勾勒空間輪廓,調節空間尺度,劃分空間領域,豐富空間層次的實質作用。一個空間的存在是物質實體的堆砌,加上人類精神雙層催化下產生的,無論是視覺還是其他知覺最終都會落實到心理感受上來。光作為一種空間的語言,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通過營造不同的環境氛圍來間接表達情感。
人的情緒的情景性較強,有著因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特性。但有時生活中不同的模式切換的頻率過快,而在不同空間的心理感受上達不到區分和相匹配的程度,就會造成情緒紊亂,給生理和心理帶來不好的影響。以燈光配合其他環境要素來塑造空間的情感化調節易變的環境給人帶來的負面情緒,引導不同場景的情感共鳴的作用就尤為關鍵。這也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的體現。
燈光對于空間氛圍的渲染和塑造空間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室內環境空間品質的提高,燈光設計作為室內環境設計中的主要環節日益受到關注。燈光有一種為空間環境賦予靈動生命力的魔法,設計者根據使用功能性的差異性需求來調節光在家居空間的應用,從而豐富空間的情感使人融入家居空間里,這也是設計中人文關懷的體現。由于燈光不同特性的組合參與到室內的不同空間的照明體系中,從而營造的情景對空間的使用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由此,燈光設計對室內空間環境情感的塑造有著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