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軍
(武漢傳媒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網球運動自1885 年傳入中國以來,在中國的發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改革開放以后,網球運動得到了空前發展。尤其是近年來中國女子網球在國際賽場上頻創佳績,使得中國網球運動蘊藏著無限希望。
后備人才儲備的數量是競技網球發展至關重要的因素。競技體育的發展規律和成長模式都是呈金字塔形的,其塔底宏大,基礎深厚,塔頂就會伸展更高,競技成績就會更突出。所以競技后備人才儲備的數量和質量不僅反映當時該運動項目開展的狀況和水平,而且是該運動項目能否有效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
首先,在我國普通人民心中只有讀好書,有好的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才能有好的出路。而競技體育的宗旨是取得優異比賽成績。一味追求競技成績,就得付出更多的學習時間來訓練,所以忽視了文化知識的學習就成了必然結果。因此家長不支持子女參加競技體育訓練,這也就是競技網球后備人才生源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運動員的再就業安置一直是一件老大難的問題,目前對網球運動員的退役就業問題尚未做出明確的處理辦法,因此當面對未來就業困境時,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從事競技體育訓練是一種沒有前途的事情,這也間接導致運動員生源日益枯竭的這一現象。
有其師,必有其徒。優秀的教練員是培養出高水平運動員的前提條件。網球運動在我國起步相對較晚。選拔和培養教練員的科學體系尚未成熟,因此教練員隊伍的能力也尚需提高。首先,目前的網球教練員師資力量相當薄弱。其次,教練員梯隊建設中以年輕教練員為主,教練員執教經驗不足。
各級體育和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競技網球后備人才的選拔、培養和輸送工作,在科學選材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符合網球后備人才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的育才體系。鼓勵體育運動學校的畢業生通過普通高校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單獨招生和高等學校招收高水平運動員等單招或統考形式,進入高等學校學習。積極發展高等體育職業技術教育,開展運動員職業轉崗和職業培訓工作。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與體育行政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進一步做好退役網球運動員就業安置工作,拓寬就業渠道,引導和支持退役網球運動員進入高等學校和各類職業學校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幫助運動員實現職業轉換。建立網球運動員自主擇業經濟補償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各地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指數等因素適時調整經濟補償金標準。網球運動員自主擇業的,按規定享受相應的就業扶持政策。
網球運動傳入我國時間較晚,很多人都尚未接觸過該項目。因此,主管各市的網球管理部門應聯系政府部門、教育部門和社區團體等,應進一步向民眾普及網球運動;在社區建立關于網球運動的宣傳欄;在中小學中開設網球校本課程,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享受網球運動的樂趣,為我省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做出大量的儲備。
教練員的全面素質水平對青少年網球選手的影響特別大,教練員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對年輕選手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網球協會應把教練員的培訓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采取確實可行的措施和辦法,定期舉行教練員培訓班,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訓教練員,提高教練員的文化素質和科學訓練水平。加強與國際網聯ITF 的合作計劃,引進國外先進的教練員培養體系,擴大和規范網球教練員的培訓制度。加強教練員之間的交流,向成功的教練請教意見和指導建議。通過各種手段和措施培養出一支工作能力強、善于鉆研創新、對不同隊員運用不同訓練方法的高水平的教練員骨干隊伍,以帶動教練員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為培養青少年鍛煉后備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后備人才的儲備是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們需要將網球運動的普及從中小學生當中做起,讓他們從小接受網球技術的熏陶,養成網球運動的習慣,讓更多的青少年通過了解網球運動,參與到網球運動中來。此外,還應不斷健全和完善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管理制度,促進培養模式的改革,使其向多元化發展。不斷的完善網球教練員、運動員獎勵制度,要為網球教練員、運動員提供足夠的動力及保障。并且要對網球運動員進行科學管理,使網球后備人才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