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斌
(貴州省有色金屬和核工業地質勘查局六總隊,貴州 黔東南 556000)
進入21 世紀以來,我們在發展的同時,要實現節能減排和綠色環保。近年來,中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社會的長期穩定和持續發展。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進一步加快礦山水文地質調查與礦山地質災害調查是推動礦業發展的重要技術,但是在新時代,礦山水文地質調查與礦山地質災害調查的技術要求發生了變化,在礦山水文地質調查與礦山地質災害調查的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影響了礦山水文地質調查與礦山地質災害調查質量,為了能夠適應新的技術要求,需要對礦山水文地質調查與礦山地質災害調查進行研究[1]。
在水文地質調查工作中,要分析各種不同的水文地質,通過對水文地質信息的分析,才能對該地區環境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污染環境水文地質調查主要是對場地內的土壤質量和地下水污染情況進行調查,目的是掌握水層所含的水質狀況和特征,保證及時恢復土地,保障未來在開發過程中,防止再污染。污染場地的環境水文調查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初步調查階段和詳細調查階段。在初步調查階段,通過對場地進行具體抽樣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污染的類型。在詳細調查階段,通過進行系統的采樣及分析測試,能定量分析環境的污染程度。
礦山水文地質調查主要采用調查、取樣、化驗分析等工作方法,并結合有關地方的調查情況進行推測或模擬分析,采用合理的評價方案,需要開發有效的技術,降低路線和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在初步調查過程中,要確認調查范圍,設置足夠數量的調查點,確認現場是否受到污染,并在現場區域附近設置多個地下水監測井,具體數量根據調查點的不同而不同。詳細調查階段主要采用網格統一點或調查點加密配置方式,目的是判斷場地污染范圍和污染程度,另外不同測點對應的水層也在同一范圍內污染場地不同于非靜水位或層數點的分配規則。因此,地下水探測井和周圍淺水井的深度應具體分析,采樣必須兩個我們應遵循的原則:一是采集的樣品要均勻,充分代表整體,充分反映整體的組成;二是采樣過程中,要保持原樣品的理化指數,防止大氣成分蒸發或污染。取樣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在垂直變化較大的土層取樣時,各層應形成一個土。控制點主要是第一層壓水或層間取水點,表層與上層之間的采樣點為了更好地反映污染情況,采集的樣品必須合理[2]。
在檢測區域尚未完全確定時,應詳細調查勘察場地附近的地質環境,對場地的判斷應更準確。一般情況下,在可能發生污染的區域使用3 個以上的測點,在地下水位變化的地區一般設置3 個以上的探測點,主要分布在地下水的上下游地區,因此應對檢測區域進行覆蓋。
對勘察點進行設置之后需進行加密點的布置,地下水與土壤穿孔之間的深度應保持在功能層底板以上。第一功能層為水壓水或層間水,或井水深度,或在土壤中鉆孔時,地下水為設置測量井,司鉆使用的深度一般小于第一層水層,而施工井的土層深度一般超過第一功能層,達到其頂層,且建井的深度要在地下水水位5m 以下 。
露天采礦引起的地質災害很多。一是滑坡,斜面上的巖石受重力的影響,如果它從斜坡上滑下來,斜面上所有的巖土塊都會坍塌。二是崩塌,主要發生在較陡斜坡或懸空帶上,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它與陡坡母體突然分離,最后堆積在地勢低洼的斜坡或斜谷上。三是泥石流,露天礦山往往堆放著許多礦石和尾礦及廢渣,處在山地區域的露天礦山,在強降雨或持續降雨的天氣情況下,巖土體含水過飽和,在重力作用下容易發生泥石流。礦山地質災害往往是不可預測的,它對人們生活和經營活動造成嚴重威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3]。
3.2.1 崩塌地質調查
由于礦山地形地貌特征明顯,山體崩塌的前提是存在陡坡。因此,在地質調查過程中,應根據現場調查情況,在地形地質圖上標出陡坡。特別是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我們需要調查巖石的具體分布,特別是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是否發生了什么樣的地質災害,特別是巖石的性質。調查礦區施工階段的氣候情況,參考近三年的氣候條件,了解礦區歷史上人工爆破規模最大、爆破情況。
3.2.2 滑坡地質調查
首先要深入調查邊坡的角度、土場的傾角和平臺的寬度,深入調查邊坡上各類巖性巖石的分布情況。其次,應調查施工期間的地質構造變化。最后,要明確施工期間的氣候變化情況,有必要找出要清楚歷史上所發生地震的最大級數[4,5]。
3.2.3 泥石流地質調查
一是調查物源情況,包括調查調查礦山上游的巖土體情況和礦山內礦石、尾礦、廢渣的分布情況、分布規模及顆粒大小、含粘土程度等物理特征;二是調查泥石流發育的有利地勢包括調查溝長、溝寬以及影響范圍等;三是調查礦區的年降雨量情況。
我們需要全面落實礦山水文地質調查與礦山地質災害調查的技術要求,結合相關治理技術,綜合礦山的環境地質問題,選擇合理的礦山水文地質調查與礦山地質災害調查的技術方案,就達到顯著的效果。在礦山水文地質調查與礦山地質災害調查探,需要建立科學的管理準則和嚴格的勘查技術規范,確保勘查工作的準確性、真實性,消除潛在的影響因素,而且礦山水文地質調查與礦山地質災害調查工作是礦山生態修復十分重要的依據,所以我們要重視礦山水文地質和礦山地質災害勘查工作,不斷提升勘查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