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縣楊溪橋鎮中學,湖南 常德 415700)
我們學校地處在桃源偏遠山區農村,許多孩子的家長隨著打工浪潮遠走他鄉,致使這些本應該被父母呵護、疼愛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因此缺少家庭的親情溫暖及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是當前農村學校教育中一個讓人頭痛的難題。用怎樣的方式關愛留守兒童,如何才能讓他們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健康全面的發展?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每個人都渴望別人的關愛,擁有一顆愛心的老師才能給學生帶來信任感和安全感。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老師應給學生多一份關心和關愛,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無論什么時候,都讓他們通過老師們的一言一行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愛護,生活在溫暖之中。
在常規教學中,我們把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經常舉行關愛留守兒童班會活動,希望他們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并向他們傳遞一個信息:老師是你們家長或朋友,遇到難處時別害怕,及時向老師匯報,老師會幫助你們解決問題。晨午檢中發現問題,我們第一時間聯系家長并立馬送學生就醫,就如自己兒女生病一般去對待。遇到無法聯系到家長時,我們就安排老師送她們回家,囑咐她們按時吃藥,注意休息,希望早日返校。這樣就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學生也就慢慢地開始信任老師,依賴老師。
關愛學生,就要在學習方面無私地給予留守兒童更多、更真誠的幫助,生活方面要鼓勵他們勇敢地表現自己,努力積極參與學校活動,使其保持活潑開朗的兒童天性和生活心態。尤其要關心那些學習習慣差、生活方面習慣不好的孩子。110 班的留守兒童李彥,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年邁的爺爺奶奶陪伴她長大,她比較膽大、懶惰、成績差,行為習慣又不好。針對這種現象,我經常和她談心,利用業余時間輔導她的學習,漸漸地她感覺到了老師沒拋棄他,而是時時刻刻在關心她。一段時間后她學習明顯進步了,性格變得開朗了。我認為:和諧融洽的師生、生生關系,會讓留守兒童感到集體的溫暖,陶醉在快樂和幸福之中,漸漸便對學校師生產生向往和依賴感,淡化其思念父母所帶來的痛苦。
尊重和信任學生是老師對學生關愛的表現,尤其是對留守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中的“問題學生”更要主動去關愛他們,以信任的眼光和肯定的態度去對待他們,不能歧視他們,這樣才能轉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老師尊重和信任學生能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學校針對部分“留守兒童”孤獨、自卑、自棄等不良心理,經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九年級有個留守兒童叫張源,性格孤僻,喜歡獨來獨往,有時因為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又加上學習成績較差,厭學情緒急增,有輟學的跡象。學校知道這一情況后,校長、分管教育的鎮長、班主任和科任教師輪番多次家訪和多次與他談心,使他認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并決心改正。現在的他與同學相處融洽了,學習成績也有一定的進步。
學校每期都進行“獻愛心募捐活動”,組織學生為貧困的留守兒童獻愛心。一首歌曲《愛的奉獻》揭開了活動帷幕,同學們你一角,他一元,連同老師的幾十元匯集起來了數千元捐款,學校將這些捐款用于為貧困學生購買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不僅為他們解決了困難,還讓他們在這個充滿愛的集體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溫暖。
在平時常規教學中,我校經常組織各班開展“感恩”形式的書信活動。八年級的彭研同學在給父母的信中說道到:“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你們辛苦了!到外面要注意安全,注意身體,我在校有點調皮,成績也時常拖班級后腿,老師同學們都積極幫助我,在生活中也十分照顧我,給予我很多的幫助,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經常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現在的我已經懂事了,您不用擔心我和奶奶,我會照顧好奶奶的,請爸媽放心!過年回來時,爸媽會看到一個懂事乖巧的我。”字里行間,孕育了孩子的真情。書信活動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寫作能力,更溝通了留守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使孩子們在溝通中成長,在愛的傳遞中成才,身心健康得以全面發展。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只有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同步,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留守孩子由于長期缺少來自父母的愛與呵護,這使得老師們對他們多了一份惦記和掛念。我們利用寒、暑假組織教師進行家訪,及時了解其在家的情況,與他們現有監護人進行交流,授予他們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
父母的關愛和呵護是每個留守兒童渴望的,也是任何親情友情不可替代的。我校班主任會定期和留守兒童父母聯系,向他們反映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使他們意識到雖在千里之外,但不能忘記自己對孩子的教育負有的責任。五年級有學生親耳聽到遠方父母教誨:“孩子,爸媽很愛你,我們也想在你身邊陪你,可迫于生計,不得不在外打工啊!我會把錢打到你卡上,想買什么東西就自己去取,爸媽不在身邊你自己用錢要有計劃,別一天就用了,后面幾天就眼饞人家的。”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牢騷和叮囑,但是這讓她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關愛,她說:“媽媽,我知道錯了,我一定會改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對我很好,我會努力學習的,你們放心吧!”在我們的努力下,遠在他鄉的家長們能經常跟孩子通電話傳遞他們的愛心,鼓勵孩子們積極向上。
留守兒童是橫亙在教育面前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但是“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們應該站在他們的身后,做他們成長堅強的后盾,學校和社會各界也應該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用真誠的心去對待他們,用“愛”的教育溫暖他們,讓我們做麥田里的守望者,守護他們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