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學,河北 衡水 053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學方式也得到推陳出新,人們對于人才的渴求越來越迫切,社會上更多的喜歡創新思維和創新人才的人,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促進社會的進步。于是,語文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何將這二者兼顧呢,是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所需要思考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有其各自的特性,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并引導每個學生的思維發展,打造個性化課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可以打造活潑、輕松的課堂氛圍。由此可以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性與學習思維。
學生的思維空間十分廣闊,宇宙無邊際,學生的思維空間也不例外,一樣無邊界。再者,因為語文這門學科富含了大多數學科的知識體系,所涉及的知識領域非常廣闊,教育者應當利用這門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的思維,擴大學生的視野,一旦思維的視野開闊,就能帶動學生靈活的思維在寬闊的思維空間里翱翔。這樣的思維培養教育有利于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新的認識,不僅能夠認識所生活的世界,還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和價值以及今后的學習能力。
教師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時候首先要豐富學神自身的理論知識,將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日后學生在思考時就能迅速將這些知識從大腦中提出來。高中語文一般是通過國內外的文章來進行教學,這些古今中外優秀的文章能促進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教育者應當根據思維方式的特點對學生加以引導培養,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放飛思維,讓學生感受文字的魅力,知識的美,為學生今后的創作和學習打下基礎。
新觀念的產生離不開思維的融合與發展,不同的思維之間進行交流 進一步加劇了新觀念的產生。交流的方式有多種多樣,科學有效地交流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思維發育,通過語文課堂的交流促進學生的思維碰撞,并在思維的碰撞中探索到新的知識。同時通過思維的交流,帶領學生開闊更寬廣的思維空間,促使教學知識更深層次的植入學生的腦海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辨別是非能力。
首先需要加強思想想象建設,用生動形象的圖片豐富學生的大腦知識。研究表明,人類對于圖畫的記憶要比文字更加容易,印象也更加深刻,老師在授課時,不妨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情景教學,比如在學習水滸傳的節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可為學生播放電視劇中相應的片段,幫助學生記憶整個事件的過程,理清復雜的人物關系,另外還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他們對語文課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學習寫景的文章時,若是學生未曾親身體會過實景,自然很難理解作者語言的優美和準確,無法體味其寫作手法的精妙,老師可搜集對應景色的圖片、航拍視頻供學生欣賞,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多設計問題,讓學生充分的參與思考,問題的層面要廣,問題要注重開發思維,而且需要讓所有學生參與進來。語文本身就是開放性較強的學科,在很多問題上沒有嚴格的對錯之分,尤其是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千人千面、各人看法不同,每一種觀點都應得到尊重。例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祝福》時,可讓學生分析其中人物形象,討論造成祥林嫂悲劇命運的原因,并深入理解“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含義,還可讓學生指出作品主題一-有 人說本文揭露的是封建禮教和迷信的可怕,有人說它是在質問舊社會道德的本質,還有人說它體現了勞動人民人性中渴望得到認同、渴望有人傾聽的本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語文素養也得到提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強學生的個體化發展,人生而不同,有的聰明有的愚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實施教育。比如對于含蓄內斂、內心敏感的學生應當注意避免當眾批評,防止傷害學生自尊心、打消學生積極性:對于恣意任性、張揚驕傲的學生則應當及時指出問題,嚴肅批評,防止學生滋生自大自滿心理。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不可要求過高,而應當引導他們查漏補缺,鞏固基礎知識;對于成績拔尖、基礎優良、心氣高的學生,則應當避免其重復大量做簡單練習題,防止其生出厭倦心理。另外學生思維方式也存在差異,同一問題不同學生會從各異的角度思考,從而得出不一致的結論,老師應當避免“一言堂"現象,鼓勵學生有不同見解,并支持學生存疑、大膽提出異議,哪怕確實錯誤也不應過多苛責,而是應耐心解答。
綜上所述,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能造福學生個人,豐富其自身知識,提高其對生活的認知力,這是對學生個人的發展。另一方面,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為社會培養了一波又一波有能力、有想法的知識青年,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