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范大學,四川 成都 610066)
廣告設計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過程大致分為兩部分,即理論講解部分和實踐操作部分。而完成理論部分的講授后會讓學生進入設計實踐環節。這也是本門課程時間分配最多的階段。因為只有通過設計實踐才能真正學習和掌握廣告設計的方法和手段。對于設計實踐的學習,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引導方法。用得最多的方法是完成命題設計的練習。
經過總結,原來的教學方式下有幾個問題比較突出。
問題一:課堂教學仍遵循傳統方式,老師講,學生聽,動手差,實踐弱。傳統教學固有思維影響,老師注重課堂講授,但缺乏對學科特點針對性的思考。
問題二:教材老舊,課程內容有待更新。從教材內容來看,原教科書注重廣告理論基礎的講解、案例老舊、缺乏更新。課程內容也過多拘泥于教材本身,缺乏對新的行業信息和技術手段的引入介紹。
問題三:課程考核評價手段單一,注重期末考試結果,忽略過程評價。
在以往的課程考核評價手段中,學生總評成績主要由“平時成績+期末作品成績”構成。而《廣告設計》是由前期策劃、廣告定位、創意討論、作品視覺化呈現這幾部分共同構成的整體。忽略學生前期的工作成績,只用最終期末的平面廣告畫面效果來打一個分數,是對學生個性和優點的抹殺和忽視。
問題四:教學脫離學科特點,學生專業視野狹窄、創新能力不強。
《廣告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有著重實踐、與市場接軌緊密的特點。而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到授課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不能深入市場,了解到第一線的一手資料。造成學生專業視野較狹窄、創新能力也欠佳的現實情況。對市場行情的敏銳把握,也是做好廣告策劃和創意的有利前提。
第一,更新授課內容,反轉課堂,引入項目和競賽,引入雨課堂等新的教學手段和模式,增強了課堂的授課活力及效果。
選取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設計項目引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廣告設計》課程教學,記錄在此教學手段改革及在相應的路徑實踐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專業表現,得出相應數據,進而比較其與保持原有教學模式班級學生學習結果的差異。
引入雨課堂對學生課堂及課下表現進行數據統計,有效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利于及時調整課程節奏及授課方式。
組織學生參加廣告設計類的高水平競賽,在與全國各大專院校同等專業的學生進行橫向比較,用項目制教學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
第二,修改教學大綱、實驗大綱、教案,撰寫實施大綱,更新教材。
以項目為契機,更新教材,同時圍繞新的教材修改了教學大綱的部分內容和調整了結構,加入了最新廣告前沿發展趨勢的介紹以及注重加強實際案例教學。
第三,加強和注重課程考核的過程性評價。
在本次教改中,團隊將課程實驗分數計入到平時成績考核中,有效調動了學生在課堂過程中的積極性,且實操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第四,圍繞學科特點,發展自身教研教改執行能力,也以此為依托對拓展學生專業視野起到了良好效應。
研究團隊收集突出案例,總結經驗,形成科學的廣告設計教學教改方法,并發表教學研究論文,在理論方面形成支撐性成果。為今后此類課程提供教學改革的依據及思路。
項目制教學的引入和設計競賽的引導,讓學生有了更加真實的實踐體驗。在評價機制更傾向于鼓勵學生自主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后,學生開始自己查漏補缺去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體系,主動完成各項設計實踐任務。
本教教改項目實施后,學生在各中專業競賽中獲獎。
(1)2016 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黃子軒獲得銀獎,2020 年3 月;
(2)指導80 名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比賽,近兩年共有18 人獲得等級獎、佳作獎、優秀獎;
(3)指導學生王航獲2019 年四川師范大學校級優秀畢業設計。
(4)大創項目國家級立項:指導學生徐熙獲得2018 年大創項目創新訓練國家級立項,“巴蜀圖形元素在旅游產品設計中的創新應用”,立項編號:201810636020。
本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有幾點實施經驗的總結如下,可以為類似課程的教改探索提供一些參考。
第一,有效地組織學生,讓他們形成小組,小組中培養骨干,根據專長不同合理分工,讓學生在團隊中找到價值和認同感。
第二,理順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機制,讓學生的付出得到承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逐漸步入自主學習,相互督促的良性循環。
第三,引入商業項目進入課堂,需要根據學生總體水平選擇項目的難易程度,理想狀態是項目要求稍稍高過學生的能力上限,讓學生在接近成功的過程中有更多成長空間,又不至于打壓學生的積極性。
第四,參加專業比賽需要提前準備,了解比賽內容和規則,在充分尊重學生個人意愿的情況下制定參賽目標,目標可定為高中低三級,方便實施過程中對成功案例的記錄和比較。比賽過后需要學生總結經驗,形成書面報告,在與大家分享的過程中其實是在幫助學生理順思路,為下次比賽做準備。在心理上會有強烈的暗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