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 法學系,湖南 張家界 427000)
我國實行的國家司法考試已經有了十六年的時間,2018 年實行重大改革,由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取代司法考試,考試形式和內容均發(fā)生重大變化。這一新考試形式對于高校培養(yǎng)法律人才以及整個高校法學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指明方向。基于司法部制定法律職業(yè)資格制度的基礎上,新法考也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因此,高校基于新法考改革背景下,需要結合法律理論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打好法律知識基礎,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實現法學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運用學生參與式教學方法,塑造全面的法律人才。
眾多高校特別是研究性高校在法學專業(yè)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欠缺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互相融合,法律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法律專業(yè)知識、社會常識以及職業(yè)道德等,屬于對法律人才的基礎要求。現階段,許多高校在法學專業(yè)的課堂教學中,僅僅注重將法律理論知識傳遞給學生,對法律道德的培養(yǎng)重視度不足。
而新法考的基礎目標就是為我國的法律事業(yè)選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在對學生法律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考察的基礎上,需要檢驗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法律相關的職業(yè)更加注重從業(yè)人員的實踐水平。只有具備良好的法律知識基礎,才能保證法律的公正性。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許多高校的法學理論教學內容淺顯,與學生后續(xù)工作以及新法考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不斷提升。在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時候,也無法合理的運用理論知識。此外,由于法學本身就有一定的嚴肅性和嚴謹性,但是在法學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也缺少發(fā)揮的機會,導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如果出現了需要解決的法律問題,整體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弱。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失去對法學學習的情緒,無法熟練的運用法律知識。
實踐教學的主要含義就是有計劃的組織學生能憑借試驗、觀察、操作等,進而掌握與法學理論知識相關的技能。在實際的法學教學內容方面,除了核心的基礎法律課程之外,還需要加入實踐類的課程,具體闡述如下:
1.開設法律文書寫作課程
教師需要對辯護詞、起訴書等法律文書寫作技巧的內容進行教學,保證學生掌握正確的文書標準格式。在提升學生文書寫作技能的同時,了解作為一名法律人的基本職責。
2.開設案例分析課程
利用較為復雜的案例分析,對學生的思考能力進行培養(yǎng),并且檢驗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情況。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結合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與綜合素質,選擇相關的案例,保證難易程度適中,吸引學生參與進來[1]。
3.開設法庭辯論技巧課程
在法庭審理階段,訴訟代理人的辯論顯得尤為重要。由專職律師、法官擔任訴訟法的教師,教授審判和辯論技巧非常關鍵,將需要注意的問題與辯論的技巧傳遞給學生,保證其在進入到工作崗位之后,能游刃有余的解決問題。法律人本身就是以說法講法為核心,語言表達的作用十分突出。開設法庭辯論課程,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能力,使其成為應用型人才。
1.創(chuàng)建模擬法庭的教學模式
采用模擬法庭的方式,讓學生扮演庭審中合議庭組成人員和當事人,學生可以體驗到法庭審判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并且對學習程序法的理論知識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法庭辯論、法庭調查等環(huán)節(jié),能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還能進行綜合能力的評判[2]。模擬法庭能保證學生熟悉法律程序,還能對案件進行合理的分析,鍛煉了法律人需要具備的文書寫作能力以及整體思維。
2.構建課程見習的教學模式
課程見習教學模式,主要是指讓學生在法律實務部門見習或實習,學習與親自觀察實務人事辦理真實案件,掌握相應的實踐技能。高校法學院需要真正將理論和實務操作融入教學計劃當中,并以參觀法院、旁聽審理等方式,真正融入法律實務的過程中。在運用與普及法律的基礎上,反思如何提升自身的實務技能與專業(yè)水平。
運用學生參與式教學方法,主要就是將學生作為教學主要主體,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保證學生能參與到教學各個方面當中[3]。在備課的階段,學生需要向教師表述想學習的內容,并對主要內容進行把控,不斷地拓展法學理論知識內容,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完成主干內容講解之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并主動的思考問題。與此同時,還可以引入先進的互聯網教學方式,如慕課教學體系,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學習,教師通過慕課平臺與學生隨時隨地進行指導和溝通交流,不斷開拓自己的思路。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學生不需要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還能交流思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我國的新法考改革背景下,高校要想做好法律理論知識的教育工作,并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就需要結合當前社會對法律人的需求進行分析,不斷更新法學教育體系。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論內容中,滲透模擬法庭的教學模式、完善見習實習的教學制度等,實現法學教育的更新。在滿足新時期對法律從業(yè)人員的基礎上,為社會輸送法律知識基礎穩(wěn)固,實踐水平較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