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撫順市雷鋒紀念館,遼寧 撫順 113008)
撫順市雷鋒紀念館位于遼寧省撫順市望花區(qū)原雷鋒生前所在部隊駐地附近,是全國第一所為紀念雷鋒而設立的紀念館。我館館藏豐富,藏有雷鋒大量生平史料,這些史料見證了雷鋒的光輝事跡、弘揚和傳承了雷鋒精神,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水平做出重要貢獻。撫順市雷鋒紀念館(以下簡稱雷鋒紀念館)現(xiàn)有館藏2142 件,種類包括:照片類、實物類、文獻類、書籍類、藝術(shù)品類、音像類等。從目前雷鋒紀念館的文物藏品管理與保護情況來看,我館積極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專業(yè)技術(shù)水平,深化科學研究,為了提高文物藏品的保護質(zhì)量,結(jié)合館藏文物的實際情況,我館制定了多種措施,細化保護措施,提高了文物藏品管理與保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由于雷鋒紀念館中文物藏品數(shù)量較多,應當對館中文物藏品數(shù)量進行清查,并建立文物藏品臺賬,對館中文物藏品,按照藏品名稱、藏品類別、以及藏品的自身價值和藏品的重要程度等,將這些信息登記入冊,建立完整的文物藏品臺賬,使文物藏品在管理中能夠通過臺賬的方式顯示館藏情況。按照文物藏品的類別建立臺賬,是做好文物藏品管理工作的基礎,保證臺賬的完整性和臺賬的準確性,對整個文物藏品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做好文物藏品管理與保護的前提[1]。
為提高雷鋒紀念館文物藏品管理與保護的效果,在文物藏品臺賬建立過程中,應當做好實物的核查,應當按照實物真實狀態(tài)登記和更新臺賬,保證文物藏品臺賬能夠與實物相對應,可采取紙質(zhì)檔案和電子圖像檔案雙重記錄,避免出現(xiàn)實際文物存在,而臺賬登記不全,不能一一對應,甚至丟失的情況。通過對臺賬與實物的核查,能夠避免文物藏品發(fā)生丟失和損毀,解決文物藏品管理中存在的數(shù)量問題和類別問題。
文物藏品作為紀念館的核心資源,其管理與保護工作直接關系到藏品價值的維系。雷鋒紀念館文物藏品屬于近現(xiàn)代文物藏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文物藏品定級標準》、《近現(xiàn)代一級文物藏品定級標準》等相關規(guī)定,應對我館文物藏品進行等級劃分,按照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區(qū)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中又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根據(jù)文物級別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做到分級別保護,提高文物藏品保護的針對性,降低保護難度,提高保護效果[2]。
通過對文物藏品保護級別的劃分,能夠了解文物藏品的重要等級,而采取分類保護的方式,能對重要度較高的文物藏品采取高級別的保護措施,對于重要度適中或者偏低的文物藏品,采取一般性的保護措施,在保護級別、保護的手段以及保護的資金投入方面進行有效劃分,對提高文物藏品保護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雷鋒紀念館文物藏品的特殊性,文獻類、書籍類屬于紙質(zhì)類藏品,對保存溫度濕度要求較高;實物類藏品有布制、皮質(zhì)、陶瓷、木質(zhì)、金屬類等等,對展柜環(huán)境與光照有特殊要求。
為規(guī)范文物藏品的管理和保護流程,應當制定科學的專項檢查方案。應依據(jù)文物藏品的級別和類別,定期檢查文物藏品的實際狀態(tài),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保護和修復措施。檢查方案應詳細全面,應包括對庫房及展柜的環(huán)境條件檢查方案,各類別藏品的溫度濕度要求,防蟲害、霉菌措施等;應制定對文物藏品的檢查方案,結(jié)合具體藏品制定檢查的時間周期、檢查人員、檢查方式方法、注意事項等[3]。
對文物藏品的狀態(tài)應進行定期檢查,包括檢查文物藏品的外觀、文物藏品的保護措施是否得當,以及文物藏品展廳,存放狀態(tài)和基本情況等。通過對這些細節(jié)的檢查,能夠保證文物藏品在存放過程中避免因文物藏品保護措施不當,造成文物藏品損毀。在檢查過程中,應當按照不同文物藏品類別的檢查和修復的相關標準,以及文物藏品的實際特點,科學保護、維護、養(yǎng)護,提高文物藏品的保護效果,避免因檢查和操作不當影響保護效果[4]
在文物藏品管理與保護工作中,應建立健全各類藏品的保護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每年應從館內(nèi)的業(yè)務經(jīng)費中劃出適當比例,用以更新和添置必要的藏品保護、藏品收藏設備,改善庫房條件,減少、防止自然和人為因素對藏品的損害。定期組織專業(yè)知識培訓,增強文物保護人員的保護意識、提高業(yè)務與技術(sh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