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琳
潛艇是一款優秀的海軍裝備,其在大洋深處靜默潛伏就為了給對手致命的一擊。而且隨著核動力潛艇的出現,潛艇的續航能力和作戰能力相較于最初的時候已經有了質的飛躍。現代最大的潛艇就是俄羅斯制造的臺風級核潛艇,其排水量與一艘小型航母相當,高度可達10層樓高,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動力潛艇。但是最大并不代表足夠好,在與臺風幾乎一前一后制造出來的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才是代表了當時核潛艇制造的最高水平。而就在最近,美國的俄亥俄級核潛艇又創出了歷史性的壯舉。該型核潛艇當中的“佛羅里達號”在完成了兩年半的任務之后,返回到了美國的海軍潛艇基地。

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在看似平靜的浩瀚無邊的蔚藍海水之下,隱藏著一座座神秘的水下核武器庫——戰略核潛艇。據軍事專家估算,一艘新型現代戰略核潛艇所攜帶的武器當量差不多相當于人類有戰爭歷史以來所投擲武器當量的總和。所以,有軍事評論家認為,在未來戰爭中,只要能保存一艘戰略核潛艇,就可以給對方以毀滅性的報復,戰略核潛艇成了真正的“海上魔鬼”。
潛艇與浮在水面上的戰艦不同,它所需要的不是大噸位,而是速度、下潛深度和所裝備的武器。可以預見,未來核潛艇需要發展多功能擴展平臺,滿足多樣化任務的執行能力。如美國的核潛艇多用途技術就在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上得到了充分發展,它可兼顧深海反潛及近海水域作戰模式,擔負反潛、情報搜集偵察及電子作戰、反艦、特種作戰、隱蔽布雷和支援航母戰斗群等多種任務。
探測潛艇主要還是依靠聲吶技術。目前,聲吶系統較最初的聲吶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其基本物理性能改變很小,聲吶性能的提高主要依靠更可靠的電子設備與更強大的信號處理能力,并進一步向綜合化、自動化和一體化方向發展。由于核潛艇始終處于水下潛航狀態,所以,岸對潛通信主要使用超長波。一般無線電波不能穿透海水,只有超長波才能穿透一定深度的海水,核潛艇不浮出水面就可以接收到岸上信號。
深度對于擴大水下機動范圍,保持艇體的水下隱蔽性和規避敵人的反潛武器等具有重大意義。比如,美國研制3種高強度鋼制造核潛艇殼體后,可以使其下潛到610米左右。俄羅斯采用了質量輕、強度高的鈦合金作為核潛艇殼體材料,使下潛深度達到900米左右,但造價高昂。

完成這次壯舉的潛艇是俄亥俄級當中的“佛羅里達號”核潛艇。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是美國發展的第四代戰略核潛艇,被譽為“當代潛艇之王”,是當代戰略核潛艇的典型代表。該級潛艇具有攻擊能力強、隱身性能好、綜合作戰效能高和自持力強等特點。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排水量為18 750噸,全長為170.7米,寬約12.1米,吃水深度為11.8米。
在這期間其航行了大約10萬海里,折算下來差不多有18萬千米,相當于繞地球航行了四圈半。而且這次“佛羅里達號”的部署時間也相當長,根據美國軍方的公開消息來看,這次部署最起碼耗時29個月,接近兩年半的時長。在這么長的時間里肯定不會只部署一套成員,考慮到潛艇成員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在靠港補給期間,“佛羅里達號”潛艇完成了數次人員的替換。


俄亥俄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接近2萬噸,最大潛航深度能夠達到200多米,航速曾經創下過25節的最高航速。作為美國的現役艦艇之一,俄亥俄級核潛艇擁有強大的攻擊能力,艇上的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管多達24個,每一發導彈還能夠攜帶最多12枚分導式彈頭,一個潛艇毀滅一個中等國家不成問題。俄亥俄級是美國“三位一體”戰略核兵力的中堅力量。其主要使命是用“三叉戟”導彈襲擊敵方的大城市、政治經濟中心及重要軍事目標,也可以襲擊敵方的陸地導彈發射井等重要戰略目標。如果攜帶“三叉戟”I型導彈,該艇就能攜帶192個核彈頭,彈頭爆炸威力可對數億人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
該級艇還采用了諸多隱身設計,尤其是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噪聲。如采用自然循環壓水堆,在中低速航行時可以不使用主循環泵。現代核潛艇的靜音手段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潛艇外部加裝消音瓦,通過橡膠制的消音瓦隔離掉艦艇內部的噪音,從而提高隱身性;還有一種就是改造動力系統,將傳統螺旋槳推進改為泵噴推進或無軸推進,并盡量減少機械結構的數量。而提高彈藥攜帶量就比較依賴艦艇的設計了,不過這種事情需要做出一定的平衡,因為加大彈藥攜帶量必然會增大艦艇的體積,而大體積艦艇的噪聲水平必然更高。此外,俄亥俄級采用了消除紅外特性、消磁以及減少廢物排放等隱身措施。

平時,潛艇在海上巡邏70天后,通常需要維修保養25天。而該級潛艇采用的反應堆堆芯,設計壽命為15年。在潛艇的全壽期內只需更換一次核燃料。核潛艇的在航率高達65%~70%,續航力達100萬海里以上。俄亥俄級裝備了先進的慣導系統和靜電陀螺監控器,大大延長了慣導外部重調間隔時間,減少潛艇上浮次數,確保潛艇安全航行。慣導系統精度的提高,為核潛艇準確發射導彈提供了保證。這次美國的俄亥俄級核潛艇完成的部署時長和航行距離都是非常長的,在歷史上也極為罕見,不過在如此長的時間里核潛艇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其中展現出來的先進技術和制造水平是值得我們學習并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