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培軍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近年來,國家的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提倡運用新媒體技術提高工作效率。為了不斷強化思想政治的優勢,新媒體技術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指明方向,使思政課不斷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各個高校都積極探索新媒體技術與思政課的融合政策,不斷優化思政課的課程結構,使高校思政課具有時代感染力。
多媒體作為創新型的教育資源,可豐富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在傳統的思政課教育模式中,教師的備課內容來源主要是教材、報紙、其他書籍、廣播電視等。由于現代化社會信息更新過快,傳統的備課方式無法為學生提供即時的教學內容,在過去時間發生的事件、新聞或政策,無法與現代的社會背景相匹配,使學生對課堂內容感覺到枯燥乏味,從而失去學習興趣。針對這一問題,利用新媒體技術與思政課相融合將會極大地改善。新媒體技術成為新的教學資源,有效地豐富了教學內容,并且使教學內容變得更為直觀和生動。教師可通過新媒體技術,向學生傳達即時信息,學生也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不斷了解時事新聞,豐富自身的專業素養,從而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新媒體技術成為師生溝通的橋梁,教師將所講的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借助新媒體技術進行解決,在互動式教學中講授課堂內容,有利于學生更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的文化和內涵。
融合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由于新媒體技術的出現逐漸被取代。由于教學模式的不斷優化,網絡上出現了很多高校學習的應用軟件,為不少師生提供了線上的學習平臺。而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模式也可以應用在高校的思政課上。利用線上的學習平臺,不斷積累知識和總結經驗。此外,積極開展線下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當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課產生排斥時,教師應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采用線上與線下想結合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前通過新媒體技術和各大網絡學習平臺進行在線學習,線上互動,線上輔導,促進交流合作學習理論知識內容;線下的課堂時間教師重點解答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并就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課前備案時,教師要信息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重點關注在線上課堂時學生的討論,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的同時,做到課上積極引導、課后不斷反思,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融合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目前,教學形式的優化,就是將新媒體技術融入其中,并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地融合
[1]。如此融合的目的就是把教材上乏味的文字變得生動立體,以多元化、更直觀形式呈現給學生,有利于學生對思想政治內容的深化理解。因此,教師在有效融合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時,要重點做到將二者完成一體化。為了適合社會的不斷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思政教學必須不斷更新和優化教學形式。宏觀上來說,我國從傳統的原始社會發展到近代的工業文明,在發展到今天信息化、智能化的數字時代,其本質就是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觀念由生產方式和生活質量而決定。在更新和優化教學形式時,教師也應該深刻明白這個道理,選擇新媒體技術的教學形式,需要結合思想政治教材的內容,做到教學設計、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的有效銜接,為思想政治教育賦予了生命力。
融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課都是注重理論的講授,課堂內容過于局限和單一,并且沒有思政課相關的課外活動。很多學生都認為思政課的內容有著很強的理論性,與自己的實際生活有很大的距離,從而始終無法培養對思政課的學習興趣。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除組織課外活動,如參觀教育基地、組織調研考察活動等,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組織創新形式的網絡活動,如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等[2]。由于新媒體技術最大的特點是開放性,因此能將課堂的教學與課外的活動進行有效連接,使其不再存在任何空間的限制。教師可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布置教學任務,并通過各種社交軟件和學習平臺進行公布,互相交流任務的完成情況,在不斷促進師生互動的同時,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意識與社會實踐能力,并在每一次的活動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融合教師素養與學生個性。目前,高校內的大多數學生為“98后”和“00后”。在信息化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為學生們提供了展現自我、張揚個性的平臺[3]。由于學生思想和個性都比較突出,這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設置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形式,來提高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做到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積極提升教學水平。教師要積極學習如何應用新媒體技術,完成新時期形式下對教師素養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新媒體技術也要與教師的思維方式相結合,與學生交流時可適當使用網絡流行語,促進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除了政治素養之外,思政課教師在理論知識方面也要做到與時俱進,通過新媒體技術不管更新教學理念,培養教師的時代感,提升教學能力和個人的綜合素質。
總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形式方面,應積極采用現代化新媒體技術手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新媒體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使教師與學生共同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促進師生的互動與交流。通過開展多元化的線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團隊協作意識,使學生開闊視野,活躍思維,積極主動地融入新媒體技術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