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京花,金國光,趙亞東,樸日花,王 迪,張 強*,全成哲*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水稻研究所,吉林 公主嶺 136100)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作物,全球半數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 稻米在亞洲人食物組成中的比例高達49%。 水稻也是吉林省的主要糧食作物,培育出優良的水稻新品種對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和提升人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通過混合系譜法選育出了優質、抗逆性強、高產的水稻新品種吉粳536,同時這也是市場的迫切需求。
吉粳536 于2010 年配制雜交組合 (吉2009F27/寧粳43),F1~F5代為混合加代 (含南繁加代),F6代開始進行單株選擇,2014 年選育出穩定系,2015 年穩定系參加鑒定圃試驗 (代號為2015F107),2016 年參加聯合品比試驗,2017~2019 年參加區試、生試、抗瘟性鑒定試驗、米質分析測定及配套栽培技術試驗,2019 年12 月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吉粳536。
2017~2019 年,吉粳536 參加了吉林省區域試驗。 試驗結果表明, 吉粳536 在21 個點次的試驗中平均產量為8 447.3 kg/hm2, 對照品種通35 的平均產量為8 135.6 kg/hm2,吉粳536 平均較對照品種增產3.8%(見表1)。
2019 年吉粳536 參加吉林省生產試驗,8 個點次平均產量8 349.7 kg/hm2,對照品種通35 的平均產量為8 205.5 kg/hm2,吉粳536 平均較對照品種增產1.8%(見表2)。
據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2017~2019 年連續3 a進行的苗期分菌系人工接種及異地田間自然誘發葉瘟、穗頸瘟抗病鑒定結果,吉粳536 對苗瘟表現中抗(MR)、葉瘟表現中抗(MR)、穗瘟表現感病(S);抗紋枯病田間自然誘發有效鑒定點中最高病級7 級,表現中感(MS)。
依據農業農村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武漢)2019 年檢測結果,按NY/T 593—2013《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 吉粳536 糙米率81.9%、 整精米率70.1%、 精米率74%、粒長5.5 mm、籽粒長寬比2.3、透明度1 級、膠稠度73 mm、堿消值7.0 級,堊白率6%、堊白度1.2%、直鏈淀粉含量14.3%。 米質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種品質規定要求。
吉粳536 幼苗長勢旺盛,莖稈強韌,葉色較綠,劍葉上舉,株型緊湊,彎曲穗型,無芒,籽粒橢圓形。 株高約114.4 cm,總粒數142.6 粒/穗,結實率86.6%,千粒重23.4 g。
吉粳536 屬于中晚熟品種,生育期約141 d,需有效活動積溫2 750 ℃左右;屬穗數型高產品種,分蘗力強,抗倒伏,抗稻曲病和紋枯病,耐冷性強,耐旱,耐鹽堿,活稈成熟,結實率高,適應性廣。

表1 吉粳536 區域試驗產量結果

表2 吉粳536 生產試驗產量結果
稀播育壯秧,適播時間為4 月中上旬,缽盤育苗,播種量為80~100 g/盤,3~5 粒/孔。 出苗后應加強煉苗,培育壯苗,1 葉1 心至2 葉1 心期須加強管理,及時防治綿腐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同時,應兼顧苗期除草及插秧前潛葉蠅的防治工作。
適宜移栽時間為5 月中旬, 行株距30 cm×20 cm 為宜,插苗3~4 棵/穴。 插秧后至緩苗期灌水3~5 cm,緩苗后至分蘗期3 cm 淺水促進分蘗,孕穗后開始實行間歇灌水,出穗30 d 以后斷水。 7 月下旬若遇極端低溫天氣,應采用深水護苗,防止障礙性冷害。
氮、磷、鉀配方施肥。純氮(N)150 kg/hm2左右,按底肥∶分蘗肥∶穗肥=2∶5∶3 的比例分期施用;純磷(P2O5)50 kg/hm2左右,宜全作底肥;純鉀(K2O)60 kg/hm2左右,兩次施肥,底肥60%,穗肥40%。
應加強病蟲草害的預防和防治。插秧前后注意封閉除草。 6 月上旬注意防治潛葉蠅、稻水象甲;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注意防治二化螟。 重視稻瘟病的防治,7 月上旬如發現葉瘟必須施藥防治,破口期一定要注意施藥預防,如出穗期溫度高、濕度大,隔7 d 再施1 次藥。
吉粳536 適宜在吉林省吉林、長春、四平、松原、通化、白城的中晚熟稻作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