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楠
【摘? 要】醫生偷換試管精子是指在運用人工授精技術的過程中,違規操作,用另外人的精子代替他人精子的行為。關于偷換他人精子行為的定性一直存在罪名爭議,本文認為應完善非法行醫罪,將醫師偷換他人精子的行為定性為修正的非法行醫罪較為妥當。
【關鍵詞】非法行醫罪;偷換他人精子;侵犯客體
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智能時代的到來,醫療技術革命給人類帶來方便的同時,在當代社會亦引發了一場基因倫理與法律的沖突和較量。2020年,王某、李某夫婦通過“試管嬰兒”技術生下一子,但經過DNA技術鑒定,嬰兒與王某并不存在血緣關系,經查明,醫生在進行人工育兒手術過程中,出于個人情緒發泄,將王某的精子替換成自己的精子,導致李某生下非王某之子,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社會倫理問題,單以民事賠償或者行政處罰,不足以懲治此類行為。
1.醫生“偷換他人精子”行為的實踐爭議
目前,實踐中關于醫生偷換他人精子的行為主要存在以下爭議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醫生在人工授精過程中替換他人的精子,將自己的精子輸入婦女體內,可參照強奸罪處理。醫生偷換他人精子類似于未征得婦女同意,以婦女無法抗拒之方法,借醫術行為之名,對婦女進行了奸淫行為,故應定以欺騙的手段實施的強奸罪。
第二種觀點認為,醫生偷換他人精子的行為屬于秘密盜取他人精子,據百度百科所供資料,捐精一次的補助約3000-4000元。由此可見,精子是具有一定財產價值的物品,可以作為盜竊罪的犯罪對象,醫師偷換精子,屬于盜竊他人財物,故應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第三種觀點認為,故意傷害罪的保護法益是他人的健康權,即他人肢體、器官及其他組織的完整權,人工強制授精會引起女性生理的變化,嚴重影響婦女正常的生理結果和功能活動,本質上是傷害行為。醫生,未經受孕女性同意,致使婦女懷孕,導致女性生理機構發生巨大的變化,影響女性本來之正常生理結構和功能活動,嚴重傷害了婦女的生命健康,故應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第四種觀點認為,醫生違背他人意愿暗自替換精子,隱瞞真相,使得被害人陷入輔助生育技術已經按照原本的療程進行完畢,進而支付了相應的醫療費用,醫師采取隱瞞事實的方法收受他人財物,造成他人的財產損失,故應以詐騙罪處理。
第五種觀點認為,醫生在實施試管嬰兒的醫療活動過程中,應該按照與當事人的事先約定,在被授權的范圍內實施手術,醫生違反事前約定,在未告知被害人的情況下私自更換精子進行授精活動,違反了醫療規定,構成非法行醫罪。
第六種觀點認為,認為不構成犯罪,理由在于:當下我國《刑法》對醫生偷換他人精子的行為尚未有明確的規定,即便某一行為社會危害性再大,也不應該進行刑事處罰,對于醫生偷換他人精子的行為可用民事違約和行政處罰規制。
2.醫生“偷換他人精子”行為之諸觀點評析
濫用輔助生育技術所造成的社會管理秩序混亂以及倫理沖突是難以挽回的,運用其他手段不足以制裁某類行為,只有運用刑法才可抑制某類行為,便可運用刑事制裁。分析辨清各個罪名在適用該案所出現的問題,便于發現最佳解決路徑。
第一,以盜竊罪處理,和盜竊罪的主客觀要件皆不符合。僅以盜竊罪論處,并沒有保護婦女的生命健康權和社會管理秩序。此外,盜竊應以行為人所享有的財物或者是財產性利益轉移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為前提。醫生換精行為僅僅是出于報復,沒有非法占有他人精子的目的,所以不應當認定為盜竊罪。
第二,詐騙罪的主要落腳點在于醫生隱瞞事實真相,騙取了醫藥費。醫生的行為主要侵犯了社會管理秩序,詐騙罪所保護的主要是財產利益,將醫師換精行為認定為詐騙罪與構成要件不符。
第三,張明楷教授指出:“人的生理機能的健全是傷害罪的法益,只有傷害了人的生理機能,才可以構成傷害。”劉明祥教授指出:“生理機能的傷害是指使正常的生理機能受損,引起人的健康狀態的惡化。”醫生將自己的精子輸入女性體內,未引起女性生理機能產生障礙,所以不足以認定為傷害行為。
第四,強奸罪有類推解釋之嫌,我國刑法所規定的強奸罪以性插入說為主流觀點,醫生拿自己的精子植入被害婦女體內,其行為并非奸淫行為。傳統觀念認為,“性插入”是指男性生殖器官插入女性陰道的行為。醫師使用醫療手段將自己的精子植入女性體內的行為,難以評價為強奸罪。
第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醫師偷換他人精子的行為,因醫生不具備犯罪主體資格,且醫生換精行為不符合司法解釋所規定的情節嚴重五項條款的任意一項,故不宜將該種行為定性為非法行醫罪。
3.本文觀點:修正的非法行醫罪
3.1犯罪主體的擴大
非法行醫罪最初在我國第一部刑法典中并未出現,建國后很長一段時間,政府對無證行醫的現象甚至是鼓勵的態度,因為當時醫療水平低下。隨著改革開放,醫療事業快速發展之后,醫療衛生秩序開始走上法制軌道,1997年修訂刑法時,增設這一罪名。時移事易,當下面臨新的社會狀況,非法行醫罪需要做出新的改變——取消對其犯罪主體資格的限制時當下的社會需求。有觀點提出:“針對醫師的不規范行為增設不良行醫罪。”筆者認為增設罪名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原有刑法條文稍加修正便足以應對新的社會現象,就沒必要增添新條文。
3.2“情節嚴重”的合理界定
現行非法行醫罪的入罪標準是嚴重損害他人身體健康或者是情節嚴重,什么可以界定為非法行醫罪的情節嚴重最高法出臺了司法解釋,規定了五項條款,但最后一項“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較為模糊。非法行醫罪設置了兩檔刑罰,基本犯要求情節嚴重;加重犯要求嚴重損害他人身體健康。醫生換精案中,雖未損造成婦女身體的損傷,但具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符合情節嚴重,應該被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可以將凡是引起社會醫療衛生秩序嚴重混亂或者社會倫理秩序混亂的,都納入情節嚴重的情形。
4.結語
刑事立法必須響應時代要求,新出現的具備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刑法必須積極適應新問題的產生,取消對非法行醫罪的主體限制,是當下社會發展的需求,并未違反刑法的謙抑性。法律要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正如強制猥褻侮辱罪的犯罪對象由婦女變為一般人,非法行醫罪的改革勢在必行,同時避免了增添新的罪名所帶來的刑法條文冗雜的局面。
參考文獻
[1]360百科,捐精[EB/OL].[2020-8-20].https://baike.so.com/doc/5389713-5626307.html
[2]李坤.非法人工授精行為之社會危害及其防范[J].犯罪研究,2010(06):57-63.
[3]張明楷.論刑法的謙抑性[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5(04):55-62.
[4]張明楷.論盜竊財產性利益[J].中外法學,2016,28(06):1405-1442.
[5]張明楷.故意傷害罪探疑[J].中國法學,2001(03):115-129.
[6]劉明祥.傷害罪若干問題探究[J].江海學刊,2007(03):117-123.
[7]杜江.中英刑法上強奸罪之比較[J].現代法學,2007(03):15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