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不動產登記機構是負責不動產登記工作的服務性機構。隨著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自身所面臨的諸多風險不斷顯現。加快不動產登記數據的開發與運用,對打造高效、便民的不動產登記服務機構意義重大。
關鍵詞:產權;數據;管理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童編號:1001-9138-(2020)11一0054—56
收稿日期:2020-10-28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社交網絡等技術的興起和普及,全球數據呈爆炸性增長,數據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基于“大數據”開發和運用的政府決策模式,逐漸成為政府務實行政、提高執政效率的新常態。不動產登記數據是不動產登記機構在履行職權過程中所形成的大量數據,加快不動產登記數據的開發與運用,對促進不動產登記數據價值顯化,構建精準治理和便捷化的登記服務體系,打造高效、便民的不動產登記服務機構具有重要意義。
1當前不動產登記機構面臨的主要風險
1.1由于登記不當引發行政訴訟風險
主要是指因登記機構的原因造成登記違法引起的行政糾紛及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賠償等。在日常登記實務中表現為:由于登記要件不齊或者錯誤、未盡到合理審查責任、登記程序不合法、適用法律法規不當、工作人員責任心缺乏等原因造成登記機構的登記違法,而引發行政訴訟風險。
1.2由于管理制度不嚴引發廉政風險
不動產登記工作關系到權利相對人切身利益,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個別工作人員可能會鋌而走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通過職務之便,在辦理不動產登記過程中為相關權利人提供便利,從中謀取好處而引發廉政風險。
1.3由于服務效率不高引起投訴風險
不動產登記機構作為從事不動產登記的服務部門,在從事不動產登記過程中,會因登記工作人員的態度、服務方式、超過承諾時限、合法但欠缺合理性等問題引起當事人的不滿,從而引起當事人投訴的風險。
2不動產登記數據的內容和意義
不動產登記數據是不動產登記機構在提供不動產登記發證服務、履行房地產市場監管職權,以及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形成以登記業務為主導、行政管理為補充的數據體系。在登記業務方面,可獲取各類登記業務的辦理數量、經辦人員的辦件時長、權利人權屬狀況、案件流轉情況、房地產市場交易情況等內容;在行政管理方面可以了解檔案查詢偏好、行政辦公系統利用效率、取號叫號系統運行狀況等內容。
基于上述不動產登記數據的開發與運用,發揮數據在優化登記流程、加強行政管理、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在提高不動產登記機構的辦事效率,為社會公眾提供優質便捷的登記服務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1掌握業務量變化,做好人員優化配置
由于不動產登記工作固有特性,辦理登記的人流量不固定,不同時段業務量分布不同,所以合理地配備工作人員較為困難。如果采取激進的人員安排方式,以滿足多數情況工作運行正常為原則配備人員,可能會造成忙時工作人員不足的情況出現;而采取保守的人員安排方式,安排盡量多的人員從事業務工作,保證隨時可承接最大工作強度,則會造成閑時人員的浪費。因此,通過對業務量數據的分析,掌握不同時段業務量規律,預測業務量發展變化趨勢,提前做好業務人員的配備計劃,實行彈性的人員配備方式,不僅可以保證業務工作的正常開展,還可以節省人力,使登記機構內部運轉更加有效。
2.2分析業務人員辦件質量,提升登記水平
通過對各類登記業務和各工作人員所經辦的業務數據進行分析,了解各類登記業務、各工作人員所經辦業務的辦結情況、同退情況,分析具體原因,以此來指導登記機構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和優化登記流程,從而提升不動產登記機構的整體登記水平。
2.3分析人員工作效率,評估工作績效
通過對工作人員辦理各類登記業務數量、辦理時長、業務質量的分析,實現對業務人員工作水平的全面精準評估,以此來制人員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建立合理且可操作的考核制度。作為職工工資發放、評優晉升的重要參考,使不動產登記機構內部人事管理順暢,考評結果客觀公平,從而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4分析登記流程,把控廉政風險
完成一件不動產登記要經過受理、審核、登簿、繕證、繳費、發證等多個業務流程。登記流程分析,主要是對不動產登記各個流程進行分析,判斷登記業務是否按照正常的登記流程進行辦理,案件流轉過程是否存在異常。分析登記流程,可以降低登記機構內部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
2.5掌控房地產市場動態,創新市場監管手段
通過不動產登記數據的分析,可以及時掌握近期新增上市銷售房屋的用途分布、區域分布、價格分布等基本情況,提前做好房地產市場矛盾隱患的防控;另外,對已銷售房屋數據的分析,可了解轄區各類型房屋交易構成、各區域房屋價格水平、購買人群戶籍分布等內容,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異常樓盤進行特別關注,為實行適宜的市場監管措施提供重要的數據依據。
3不動產登記數據的應用條件
不動產登記數據是不動產登記過程中所形成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是不動產登記機構可以加以開發利用的寶貴財富。但因其數據量大,需要有強大決策力、洞察發現力才能對其進行處理,只有通過對數據的“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才能發揮出數據對不動產登記工作的具體效益。為此,筆者認為在不動產登記機構現有條件下,只有在以下幾個方面相互配合,才能真正意義上發揮不動產登記數據的積極作用。
3.1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
不動產登記數據是依托登記系統在日常登記工作中逐漸積累而形成的,它的存在離不開不動產登記系統的完善。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其目的是為了實現不動產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在有關部門間依法依規互通共享,提供不動產登記信息依法公開查詢服務,有利于方便群眾辦證,提高辦證效率,消除“信息孤島”,促進不動產登記信息更加完備、準確、可靠,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保證不動產交易安全,保護群眾合法權益。將土地房屋、農業、林業等不動產的登記整合在一個登記平臺巾,有利于不動產登記數據的整合建庫,方便不動產登記數據的開發利用。
3.2廣泛應用現代先進的計算機通信技術
因為不動產登記數據具有數據量大、處理困難等特征,對不動產登記數據的開發利用,必需依靠現代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以不動產登記數據的數據形式為基礎,利用專業的數據分析工具,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挖掘數據的內在價值,為不動產登記機構開展工作服務。
3.3制定不動產登記數據利用制度
對不動產登記數據的開發利用,需要不動產登記機構群策群力集體智慧。建立健全不動產登記數據利用制度,一方面就是要從人力上保證不動產數據開發運用得以實施;另一方面,完善的制度有助于實現對不動產登記數據開發利用工作的統籌安排,使不動產登記數據的利用T作合理有序。
3.4建立不動產數據共享機制
房地產的開發建設需經過多個環節,期間會涉及多個行政主管部門。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就是要整合規劃、土地、建設、不動產登記等各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的數據資源,對房地產項目從開發到銷售整個過程數據加以綜合利用,通過對房地產市場全面分析,從而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宏觀把控。
作者簡介:吳茂利,重慶市南岸不動產登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