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中開設課外閱讀活動,首先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通過閱讀豐富自身的語文知識,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寫作能力,培養自身的想象能力。
【關鍵詞】課外閱讀;語文教學;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3-0175-02
The Importance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Longxi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YU YiZhen
【Abstract】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ctivities in the Chinese course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 level can first effectively expand students'knowledge,and on this basis,increase students'interest in language learning,so that students can enrich their own knowledge of language through reading,and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students can consciously accumu‐late writing materials in the reading process,thereby improving writing skills and cultivating their own imagination.
【Keywords】Extracurricular reading;Chinese teaching;Importance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對未知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拓寬自身的知識面,這對學生探求新鮮事物具有重要的幫助。課外閱讀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為學生選取適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課外讀物,使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更好地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一、開展課外閱讀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外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延伸,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課外閱讀活動,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獲取自身想要的知識和答案。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不斷創設相應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這樣有意識的引導使其在課外閱讀過程中獲取相應的知識,且能夠針對自己所閱讀的內容展開深入思考,從而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其他方面。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有效地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也能使其保持長期的學習熱情。不僅如此,小學生的年齡尚小,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在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外閱讀活動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使學生通過長期的課外閱讀積累有效的語文知識,真正達到通過課外閱讀補充課內教學的目的。
二、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首先,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儲備不夠,需要進行大量的課外訓練才能使學生不斷掌握語文知識,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中,為學生挑選適合其實際情況的課外讀物,學生能夠通過課外閱讀培養其自身的朗讀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通過長期的引導能夠使學生樹立終身閱讀的意識。最為重要的是,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通過有效的引導能夠使學生有意識地對所讀內容進行積累和整理,從而為自己積累了寫作的素材,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實現了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的目標。相較于語文教材,課外閱讀的內容更加豐富,并且涉獵了各種各樣的題材,基于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開發的課外讀物用其圖文并茂的方式使學生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能更好地拓展自身的思維和眼界,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分享等活動,讓學生分享自己閱讀的課外故事,在這樣的分享活動中提高自身的遣詞造句能力,為寫作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學生長期在課外閱讀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能為積累自身的人文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高尚情操
小學語文課外讀物匯集了古今中外眾多名家的優秀作品,閱讀內容涉獵廣泛且涵蓋面廣,大多數經典作品極具故事性和思想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對閱讀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和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并通過長期的閱讀對自身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進一步陶冶自身的品格和情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不僅如此,課外讀物還包括了歷史、人文、國家大事甚至是國際動態,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心,為今后的成長埋下一顆為建設社會主義奮斗的“種子”。
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的有效策略
一是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使其在課外閱讀中能夠運用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深入閱讀,通過這樣的方式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根據作者的寫作方式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有效獲取閱讀文本中所包含的知識。二是選擇相應的閱讀材料。教師首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小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展規律,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所學的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推薦適合現階段閱讀的優秀課外讀物。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能將課堂內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育。三是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只有學生愿意閱讀才能在閱讀活動中獲取更多的知識,獲得情感和品格的陶冶。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例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舉辦讀書交流會和分享會,讓學生針對自己所學的內容進行分享,在分享和感悟的過程中通過思維的溝通和碰撞,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完善自身的思維體系,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五、結語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初始階段,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和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拓寬自身的知識面,培養自身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通過課外閱讀促進自身的情感發展,深刻體現了素質教育倡導學生全面發展的內涵。
參考文獻:
[1]熊鳳蘭.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語文教學,2017(38).
作者簡介:魚義珍(1980-),女,漢族,甘肅隴西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責編 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