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歡,曹艷杰,許 萍,陳千紅
(上海健康醫學院康復學院,上海 201318)
移動教學是指在互聯網背景下推出的智慧教學工具,可以將師生連接起來并進行教學信息的傳遞,目前已有諸多移動教學平臺,如超星平臺、雨課堂、課堂派等。本研究以兒童康復課程教學為例,應用超星學習通平臺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探索與實踐。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個人終端的普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從數字化學習向移動學習轉變,在線教育近年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學生對于手機、電腦的使用率很高,如何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把在線教育的優勢和特長加以利用,已成為每一位高校教師思考的重要問題。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功能特點包括:可以用電腦或者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登錄學習,涵蓋在線簽到、投票、搶答、主題討論、測驗、問卷、分組、直播、群聊、通知、資料分析等,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結合自己的需求工具來設計教學流程,這為兒童康復課程提供了十分便捷的平臺。
兒童康復的課程標準中包含概述、康復方法和常見疾病康復等基本教學模塊,在常見疾病康復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已經建立在線案例庫使學生進行案例分析與討論[1],但是尚未形成系統的教學模式。近期受疫情的影響,多數高校開展了在線教學,如何將移動教學有效結合翻轉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值得探索與思考。本研究以兒童康復教學為載體,選擇適合移動學習的教學平臺與移動端App(學習通),提供更為形象、豐富的學習資源。
翻轉課堂是將知識傳授過程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前完成,知識內化過程在課堂中經教師的幫助與學生的協助來完成。實際上,翻轉課堂是將原本的課堂教學過程前置,將原本的課后復習置于課堂中。目前已有研究實踐表明,翻轉課堂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和提升教師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促進作用[2]。
兒童康復課程是康復治療學、康復治療技術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康復專業課四大模塊之一,實踐性較強,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新意識有重要作用。在兒童康復課程學習之前開始的課程多為專業基礎課,大多為專業基本知識的介紹,結合臨床實踐的案例分析環節十分有限,學生可能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此課程中采用翻轉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康復臨床思維十分必要。在兒童康復的常見疾病教學中,如果按照常規的教學模式,學生很有可能產生課堂上時間緊節奏快,對深層知識尚未消化,課后仍需要花費時間進行回顧的情況。基于上述特點,本課程的教學改革重點應是在保障教學知識總量的前提下應用翻轉課堂,重新分配課堂時間,將案例分析等需要綜合思維培養的部分讓學生進行課前學習,提高學生運用基本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水平,更符合應用型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
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功能較為全面,在實際兒童康復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通常可以發布學習通知,明確學習任務;在資料區和學生共享教學資源,比如教材、授課課件、拓展學習材料或者網絡優秀學習資源等作為課前準備,并且在章節目錄中上傳錄播視頻;學生可以隨機或自愿分組,以小組形式或個人形式學習,增強互動與合作精神。
在課程開課前教師可以實時掌握學生對于前期學習資料的閱讀進度、任務點的完成程度,并在課堂中可以實現實時簽到、在線測試等;對于課前準備不充分的學生可以進行課堂提問、互動討論等來約束和督促其自主學習。
課后可實現作業在線批閱、反饋意見與打分互動等功能,并且對于學生的互動結果可進行實時統計,有利于監測教學效果并實現形成性評價。可以利用群聊、討論、私信等諸多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答疑與課后輔導。
移動教學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流程設計如圖1。

圖1 移動教學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流程設計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總結了如下問題:首先,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僅有37.68%的學生使用電腦移動終端進行學習與材料查閱,多數學生缺少主動查閱學習的能力,一部分學生僅使用手機進行閱讀;其次,翻轉課堂的開展要循序漸進,并且基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任務點完成度的分析后再進行開展,而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為了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建議教師可以適當調整課程學時設置;最后,兒童康復的教學研究相對較少,尤其是線上教學與翻轉課堂的開展十分有限,很難找到可以借鑒的先例,另外康復專業本身起步晚,兒童康復作為康復的分支,其教學內容的特點使得目前在線教學資源網站上可以找到并加以利用的兒童康復教學材料較少,因此本次教學實施中課堂前期的知識分享多限于案例分析與圖片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