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當前處于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著發展農業與保護資源環境的雙重任務,迫切需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有機農業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手段。
為更好地促進有機農業發展,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了推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發展的支持政策。如內蒙古、廣西、寧夏等自治區將有機農業列入自治區品牌農業(特色農業)發展規劃,并明確任務措施;黑龍江、遼寧、江蘇、安徽、上海、重慶等省市對有機農業項目的認證費、產品環境檢(監)測費用給予財政補貼。
農業農村部已連續舉辦了十多屆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旨在為有機農業搭建實體展示平臺,為有機產品創造市場商機。每屆博覽會期間還組織召開有機農產品市場與發展研討會,分析國內外形勢,傳播有機生產理念和文化。
近年來,為進一步加強綠色有機農業培訓、宣傳和引導,農業農村部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媒體,積極宣傳先進典型,通過“中國綠色食品”“華夏有機農業”和“綠色食品博覽”等微信公眾號及時報道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工作動態,為綠色有機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有機農業是對傳統農業的深刻變革,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與環境雙贏的新型農業模式。新時期,加快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已經逐步成為農業發展的主導模式。立足生態優勢,緊緊圍繞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積極破解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提升農業質量和效益,走出一條以有機農業為突破口、全面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的品質農業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