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紅
(德興市銀山小學,江西上饒 334200)
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核心,也是學生在數學考試中成績提升的重要基礎。所以想要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就要從養成學生的計算習慣開始,從教材出發,從生活中的數學計算實踐出發。教師要從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出發,讓學生始終保持數學計算的好奇心。
數學計算要像做物理化學實驗一樣認真、仔細,謹慎、小心、避免失誤是數學計算的標準。很多人覺得現在的題目比過去的題目更難,主要原因是現在的小學生接觸的信息更多,擁有比過去更強的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但是現在的小學生和小學生的家長并不注重學生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開發,這也極大地限制了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發展。比如,因為思維不活躍,很多小學生在課堂上都存在聽講不專心的問題,他們不主動回答問題、不主動提出問題,甚至不愿意動腦,導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性不強,這也大大降低了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目前,大部分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還是非常單一的,單一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數學課本中的計算題目內容單一,“小紅”“小明”“小剛”已經造成了學生的審美疲勞,根本吸引不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很少有教師能夠做出改變,而課本上的內容,大部分學生都會因為好奇而提前翻閱,按部就班的教法基本上不能給學生帶來新的教學體驗。
小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運算混亂和計算錯誤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習計算題時,清晰、標準、規范、書面整潔干凈等,這些都是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體現。這也是在教學過程中強調養成小學生規范寫字的良好習慣的要求。不過大部分學生、家長都不注意學生卷面整潔的問題,甚至有一部分家長,在教師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時候強加干涉,影響培養效果,因此,教師要注重與家長溝通。
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數學概念模糊不清。例如,你向一個小朋友伸出一根手指,告訴他這是“1”,當你伸出另外一根手指時,他依然不能很快地明白其代表的含義。這也是很多小學生學習數學時,要借助手指或者其他物品計算的原因。現在計算機科技發達,很多電子手表就相當于一個小手機,能夠實現在線計算,這也讓小學生養成了依賴性。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簡直就是困難重重。
在制訂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計劃時,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例如,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計算教學目標是,讓小學生掌握20 以內的加減法,然后慢慢地提高難度。更重要的是要減少學生計算時對實物的依賴性。
在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時,教師要針對不同情況的小學生、不同數學知識內容進行分層式教學。對于數字教學,教師只需保證學生當前階段能夠用到的數字量即可,并不需要太過于糾結“學生必須能從多少數到多少”等問題,這也是第一層;第二層是數學符號,比如,在教學“加減乘除”時,為了保證學生能夠計算精準不失誤,就需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數學符號的意義,提高他們的計算意識;第三層則是數學運算公式,這些公式不但要求學生理解,還要他們能夠倒背如流,數學公式是數學計算邏輯。
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基礎是理解題意,學生在理解數學問題題意的基礎上,才能夠快速地選擇合適的解題方法。因此,在數學基礎知識教學時,教師要提高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的敏銳性。要讓小學生看見題目的第一眼,就能夠獲得真實的題意,讓他們能夠瞬間明白,這道題中蘊含了什么樣的數學概念、運算目的和題目的性質偏向。例如,“小明的跑步速度是1.5 米/秒,小剛的走路速度是1 米/秒,小剛先走1 分鐘,請問小明多久才能追上他”的問題中,小學生將1.5 米/秒看成了15 米/秒,在這種情況下,計算順序再正確,也得不到正確答案。這還是在低年級的題目,高年級的題目內容更加復雜,需要更加謹慎、仔細。
數學計算的方式有很多,計算內容也有很多,僅僅是以計算為例,就有口算、心算和筆算。三種計算方式各有優點,要想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而這一點可以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實現。教師可以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包裝”數學題目,比如,以動畫人物作為數學題目的角色,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做題興趣,還能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中,數學教師要在一定程度上允許學生犯錯,但根本目的還是要讓學生吸取教訓,讓他們能夠引以為戒,并舉一反三。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面批數學作業,讓學生對錯題進行記錄、自我分析、總結錯因。
良好的審題習慣能夠幫助學生審題、計算,讓他們能夠識別數學題目的核心計算目標,進而展開計算。
認真書寫能夠保證小學生的題目規范抄寫,確保小學生在計算時,不會因為數字看不清、漏掉細節等原因,導致計算失誤。同時認真書寫的習慣也能夠提高教師的閱卷速度。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口算、心算雖然很快,但是和筆算相比,不但容易出錯,而且其并不適合那些數據龐大、繁雜的數學計算。對于剛剛開始學習數學、數學基礎知識不扎實的小學生而言,兩位數的計算就非常難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點放在讓學生養成打草稿的好習慣上。
在計算完數學題目之后,對結果進行驗算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習慣。驗算能夠幫助學生自我檢查,并驗證最終的計算結果,保證計算的準確性。尤其是在數學題目計算時,堅持做一步驗算一步的習慣,這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確保計算結果的正確性。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尤其是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計劃性,要通過教學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