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群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程當中,包含了“問題解決”的內容,主要針對的是個體處于全新的環境中,依據現有的相關知識針對當前存在的新問題加以合理解決,明確答案的一種心理活動的過程。為了進一步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應該制定出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合理教學對策。通過將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從幾個不同的方面展開論述與分析,從而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總體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
受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宗旨與內容均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其中,“問題解決”課程內容部分需要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當中不斷發現與探究,既要分析問題,又應該及時解決,訓練學生自主探究方面的能力。經過教師的講解與啟發之后,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鑒于此,系統思考與分析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有效教學策略顯得尤為必要,擁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科學引導學生運用不同方式與數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
進行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工作的過程當中,為了訓練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其應用數學知識的水平,數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方式與相關的數學知識解決具體的問題,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理解的同時,做到學以致用。例如:教師講解蘇教版小學數學“找規律”這節課時,為學生出了道題:“75、( )、65、60、( )、50、( )、( )、( )”,要求學生找規律,在括號內填寫數字。顯然,此題主要為學生講解的是100以內的加減法內容。教師為學生發放小塑料棒代替上述數字,讓學生自己數清各組塑料棒的差別,進而找到規律。借助此種教學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其掌握更多的數學解題方法。由此可見,通過上述分析和探究,不難看出,科學引導學生運用不同方式與數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顯得十分關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與實施價值?;诖饲闆r,數學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發揮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使得數學問題的解決工作順利開展,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二、倡導學生多提問,構建良好的數學課程學習環境
開展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應該倡導學生多提問,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數學課程學習環境,由此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講解人教版小學數學“圓柱和圓錐”中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內容的過程中,準備一個圓柱形玻璃杯與其等底等高的圓錐形玻璃器,要求學生用眼觀察估測圓柱體積為圓錐的多少倍?有學生答2倍。隨后要求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在教師的指導下,最終確定圓柱體積為圓錐的3倍,由此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增加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所以,經過以上探究和分析可以獲悉,倡導學生多提問,構建良好的數學課程學習環境可謂至關重要。
三、注重創建問題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數學學習效果
對于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來說,教師需要注重創建問題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數學學習效果,所以,具體的實施過程當中,教師應該予以重視。例如:教師講解蘇教版小學數學“公倍數和公因數”中最小公倍數內容的過程中,出了下題:“計算6、8、12的最小公數?!睂W生在求解的過程中會被最大公約數思維模式所干擾,僅借助公約數2除三個數,得到最小公倍數為144。隨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借助列舉法找到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予以驗證。在此過程當中,學生開始反思與分析:剛剛計算為何出現了錯誤呢?應該如何求解最小公倍數?哪種方法是最快的?依靠此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學會利用相關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而在此過程當中,顯然,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完成既定的數學課程學習任務。因此,通過以上探究與分析之后,從中不難看出,注重創建問題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數學學習效果十分必要,擁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總之,從此次論文的闡述與分析當中不難看出,系統分析和思考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有效教學策略顯得尤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施價值。本文通過將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從上述幾個不同的方面展開論述與分析:科學引導學生運用不同方式與數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倡導學生多提問,構建良好的數學課程學習環境,注重創建問題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數學學習效果。希望此次研究和分析的內容與結果能夠得到有關小學數學教師工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并且從中獲取相應的啟發與幫助,以便增強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工作的實際效果,進而促進我國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喬自源.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實施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3).
[2]王欽厚.小學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實施初探[J].學周刊,2019(6).
[3]楊淑珍.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教學策略[J].寧夏教育,2018(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