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王健
1.重慶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2.重慶市農業農村委
當今中國,生豬出欄少,豬價肉價高、養豬效益史無前例的好。加之國家要求,各種幫扶利好政策出臺,養豬成為最熱門最賺錢的產業,眾多企業集團和社會資本蜂擁而至,融巨資,搶地盤,生豬復產擴產熱火朝天。然而,豬體嬌貴,吃喝拉撒每個環節都要重視,風險依然在。豬病眾多,最大病害——非洲豬瘟仍時常發生,且至今缺乏有效的疫苗和藥物。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高回報與高風險同在。一旦豬場染疫,輕者血本無歸,重者傾家蕩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建議大家深入評估利弊風險,科學實施生豬復產。
要把豬養好,場址很重要。收購和新建豬場必須精挑細選。要遠離街道、居民,要避開其他養殖場、屠宰場;要交通便捷且間距足夠;要考察水源、海拔、風向、臭氣、噪聲、民俗等諸多因素;豬場用地必須合法合規,要選擇適養區,避開限養區。自然資規〔2019〕4 號明確,畜禽水產養殖設施用地包括養殖生產及直接關聯的糞污處置、檢驗檢疫等設施用地,不包括屠宰和肉類加工場所用地。養殖設施允許建設多層建筑,原則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農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農田確實難以避讓的,允許使用但必須補劃。養殖用地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經營者向鄉鎮政府備案,后由鄉鎮政府定期轉交至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但涉及補劃永久基本農田的,須經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動工建設。當前養豬正熱,筆者建議大家既要冷靜研判招商承諾、扶植優惠政策兌現落實的可能性,科學評估領導換屆、城鎮發展,“三區”改劃的可變性。還要防止借養豬之名行圈地之實的投機業主。自然資規〔2019〕4 號明令,養殖用地不再使用的,必須恢復原用途。若是收購或租用已投產豬場,既要查環評、用地是否合法合規,更要溯源豬場既往疫情。
生態優先是國策,生態環保一票否決。之前因環保不達標而被強制關停的豬場并不少見。當前面對保供穩價的壓力,對豬場環保審評有所放松,但決非放棄環保。糾正禁養區擴大化及養殖“一刀切”問題不并意味著對糞污管控的松懈。
環保不過關,切忌搞復養。要防止生豬復產成功了,豬場卻因環保關停了。要嚴格落實環保監管與排污標準,探索成本低、效率高的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導入市場的力量創新畜禽糞污處理與利用模式。糞污處理方式較多,具體實施要因地制宜。
豬源質量事關豬場安全,外引種豬、外購仔豬帶疫風險極大。購買種豬、仔豬的豬場必須清凈無疫。運豬車輛必須經洗消中心徹底消毒,待運豬只要逐一查驗免疫證、檢疫證、化驗證、無疫證等真偽與時效。到場豬只必須經專門通道和接駁車轉運到隔離場舍觀察,待確認安全無疫后方能入場入舍飼養。推薦采用全進全出、多點式飼養、分批次飼養等管理方式,但具體方式要因地制宜,切斷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在豬場內部的循環傳播是核心。利用老舊豬場開展生豬復產,投資少、見效快,但復產失敗的風險也較大。因此,為降低疫病風險,豬場管理及員工培訓尤其重要,建議在正式引豬復產前放入“哨兵豬”飼養,可有效驗證管理制度、豬場員工、豬場生物安全狀況。
消毒是防控豬場病害的最有效措施。通常的疫苗和藥物只能對抗一兩種病原微生物的侵襲,而消毒可以更廣泛、更經濟、更便捷地殺滅多種病原微生物。所以,定期清掃、沖洗、消毒豬場內外設施(如豬舍、圈欄、產床、地面、水簾、水管、風機、門窗、料桶、料管、料槽、掃帚、鐵锨、地板、擋板、墻壁、地溝、接產車、胎衣桶、扒料鏟、剪牙鉗、斷尾鉗、注射器、針頭鑷子、工作服、手套帽鞋、棟間空地、道路、草坪、裝豬臺、趕豬道、解剖臺、隔離區、服務區、辦公室、食堂、宿舍、娛樂場及其周圍環境)是最日常、最重要、最必須的工作。消毒方法、消毒藥品、待消毒物品、消毒頻次、消毒時溫均直接影響消毒效果。要靈活應用消殺方式(清掃、洗刷、高溫、干燥、紫外線等),要合理選擇消殺劑(氫氧化鈉、次氯酸鈉、福爾馬林、鄰苯基苯酚、碘化物,戊二醛、過硫酸氫鉀、二氯異氰脲酸鈉等)。要依據擬殺病原對消殺劑的敏感性,病害發生的季節性,病原可能形成的耐藥性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科學實施消毒消殺。必要時可使用火焰噴槍對豬場地面及表面物體消毒。美典·場速凈(戊二醛癸甲溴銨溶液)、美典·康碘(聚維酮碘溶液)抗菌譜廣,殺菌殺毒功能強大,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芽孢、真菌、病毒。
當前形勢下,豬場管理的重點是搞好生物安全防護。要嚴格豬場分區管理(生活區、生產區和廢棄物處理區),確保車流、人流、物流、豬流不帶毒,最大程度降低傳播風險,有效切斷傳播途徑。生產區道路還應區分凈道、污道,兩條道路互不交叉,出入口分開。凈道用于人行、飼料、物資運輸,污道為運輸糞便、病死豬和廢棄設備的專用道。豬場管理應重點把好以下關口:
要優化豬場設計,豬場圍墻要高,籬笆要密,盡可能加裝防護網,堵住外來生物(雞、鴨、貓、狗、野豬、飛禽、老鼠、蚊蠅、蜱蟲)等進入,風機濕簾加裝防蚊網。經常開展滅蠅、滅蚊、滅鼠工作。
嚴管運豬車、運料車、運糞車、運尸車、精液車、參觀車、執法車。外來車輛及私家車不準入場,停在場外隔離區。建立車輛洗清中心,車輛消毒從上至下,從頭到尾,從外到內,駕駛室可采用臭氧熏蒸消毒。建立烘干房,烘干房必須達到70℃的升溫條件,車輛烘烤60℃,40分鐘以上。門口車輛消毒池的液面、水深要達標,消毒液種類及配比要正確,并注意更換。
豬場人員不外出、不聚餐,不買肉、不點餐,最大程度減少人員物品進出。外來物品能浸泡則浸泡,不能浸泡則烘干消毒,不能烘烤者應熏蒸臭氧。
要嚴控進出豬場的一切人員,駕駛員、推銷員、飼養員、配種員、防疫員、采血員、快遞員、干部群眾、專家教授進出要嚴格登記。外來人員要先住賓館洗澡并隔離24 h,入場前手機、眼鏡用酒精棉擦拭,后洗澡、更衣、換鞋,避免接觸豬和料。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更應強化員工健康管理,加強對返場人員的管控。要落實安全責任和獎懲制度,定期體檢,改善食宿條件,發放封場補貼,實施定期休假。
嚴查飼料、血粉、骨粉、水源、泔水來源,嚴檢飼料原料、營養配方、色澤味道,優化飼料加工工藝。設立外來飼料中轉站,外來飼料通過圍墻接駁進場,進場飼料及原料封閉熏蒸7 d 后使用,飼料間、飼料庫加裝紫外燈。
為阻斷非洲豬瘟的傳染,盡可能改用單獨食槽,阻斷唾液傳染;改用格柵擋糞,避免豬糞傳染;改用全漏糞板,阻止欄位間傳染。
飲水質量事關養豬安全與效益。供水量必須與養豬規模一致,能用自來水自然好但成本高,選用深井水也是可行之法,但水質必須達飲用水標準。水線可安裝過流式紫外線消毒器及二氧化氯發生器。有條件的可定期對水源進行非洲豬瘟病毒等檢測。通過飲水感染所需的非洲豬瘟病毒量極低,因此,必須切斷病毒經水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