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龍
(永新縣永安中學,江西吉安 343400)
初中數學對學生來說,是一門具有挑戰性的學科。當學生感受到學習任務的困難程度超過了自己的能力水平時,學習興趣會下降,學習動力也會減弱。因此,教師要注意遵循學科教學的基本規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內部學習動機。興趣是行為的源泉和動機,是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原動力,只有充分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能為優化和提升數學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學生消極學習的態度和行為,讓學生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通常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率也因此下降。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階段,他們渴望得到肯定和關注,也渴望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價值感。教師要注重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滿足學生內在的精神需要。通過贊賞式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肯定意識,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贊賞式教育需要教師圍繞學生在課堂內外的表現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及時贊揚和鼓勵學生,尤其對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不但要發現他們在班級排名中的進步,還要發現他們的微小進步,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與積極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獨特的見解和思維方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教師要先給予肯定,再指出不足,這樣學生容易接受。教師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現有很多學生對數學教學活動抱有偏見,這可能是以往的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失敗經驗所造成的,相對于人文類學科來說,數學知識點更具有抽象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而學生的抽象思維比較弱。因此,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認識過于片面,或者過于極端。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學情,尊重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和學生發展的需要,設定綜合目標和安排好教學內容。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能力水平。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盡其所能地利用課堂時間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卻發現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取得好成績。原因在于這種“填鴨式”教學,學生無法在45分鐘內完全接受教師講解的所有知識,這就難免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困難,學生在認知方面會感到非常疲勞,學習效率也會下降,學生沒有參與感,對學習內容的認識不夠清楚。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教學設備是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直觀性、即時性等特點,能夠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善于整合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要充分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結合,從聯系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因此,教師要用系統化的思維設計和組合課程,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教師可設計互動環節,通過多媒體技術呈現數學的知識架構體系,學生也更容易掌握系統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好奇心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和需要,教師要培養學生強烈的內部學習興趣和動機,需要尊重學生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興趣,關注學生的好奇心。
初中數學的學習內容是非常廣泛的,教師不要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形式局限在教材之中,要拓寬學生的視野,滿足他們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數學的欲望。因此,教師應定期為學生創造教學環境,在設置條件時應兼顧學生,促使學生從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具有探索性的問題,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研究學習。這樣的安排讓學生在探索和積累的過程中提高自信心,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起更強的學習動力。
在學習活動中,教師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是非常必要的。教師無論安排什么樣的練習活動,都要注意給學生提供及時準確的反饋信息,并且要關注到全體學生的反饋,讓他們注意自己在整個班級中所處的位置,提高他們的上進心,同時也要關注個別基礎稍弱的學生,給予他們一些個性化的反饋,幫助學生加強數學學習,促進學生保持良好的狀態和積極的學習品質。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及學生學情來控制學習內容的難度,同時綜合設定數學課程。教師在準備課程的過程中,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水平來分析學生的學情,分析教學任務的特點,做好測驗和相關的調查研究工作,才能設置出更切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從系統化的角度進行分析,使初中數學更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