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時高 李 昕 劉智勇 張鵬煒 段 鋒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江西南昌 330000)
龍獅運動是對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傳承,亦是對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發展。對于民族而言,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命脈,也是一個民族的根基。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包含了文化遺產、文學藝術與思想文化,其中龍獅文化屬于文化遺產。在我國高校中實施龍獅文化,對于高校文化的建設起著實踐與指導的作用。文章主要分析龍獅文化價值與傳承龍獅文化的意義,并提出在高校中發展與傳承龍獅文化的有效措施。
舞龍舞獅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兩千多年的文化歷史。每逢喜慶日子、時年八節,舞龍舞獅活動即是人們對來年美好的希冀與憧憬,對吉祥與幸福的渴求。龍獅運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傳承和發展龍獅運動,推廣龍獅文化,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在海內外發揚光大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自1995年中國龍獅運動協會成立以來,龍獅運動已逐漸由一項傳統的體育文化活動,轉變成為一種獨特的體育競賽項目和體育文化形式,對增進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國際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舞龍在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中占據了一定的地位,而且龍獅文化歷史綿延悠久,屬于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保護的項目。但是在我國高校,關于體育項目的開展活動中,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竟然不到五分之一,這與我國要推廣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是相悖的,更嚴重地影響了我國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學校是我們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特別是大學生對藝術有一定的鑒賞能力,能給予傳統體育項目新的精神,且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能夠為傳統文化創新提供許多條道路,這些都能為傳統體育項目的發揚而做出貢獻,也能增強民族凝聚力[1]。
中國是世界龍獅運動的發源地,龍獅運動誕生兩千多年以來,一直頗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歷代相傳、興盛不衰,并隨著華人的遷移而傳播到世界各地。龍獅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是一項蘊含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極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這一民間活動發展到現今也是影響頗深的。龍獅文化承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歷史,并且在發展過程中已經逐漸得到完善,到如今已經形成了頗具自己風格的獨特性和藝術性[2]。
在古代,人們認為龍代表的是祥瑞之兆,是皇族特有的圖騰,在經歷了一定時期的發展后,龍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中國“龍文化”具有悠久性、延續性、多樣性、普遍性、整合性的鮮明特征。自古以來,每到逢年過節或者天災降臨的時候,百姓都會在當地通過舞龍舞獅這一活動來進行祈福。在整個過程中,人們會消除負面情緒,所有參加活動的人情緒都會十分高昂,團結一致,向上天祈求來年能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因此,舞龍便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從春節開始舞龍,然后二月二“龍抬頭”、端午節也舞龍。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漢族的一種民俗文化,伴隨著歷史的沉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舞龍運動。舞龍運動是對龍的一種形象化和具體化,是指舞龍者在龍珠的引導下手持龍具,隨鼓樂伴奏,通過人體的運動和姿勢的變化,完成龍的舞、游、穿、騰、躍、翻、滾、戲、纏、組圖和造型等動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龍的精、氣、神、韻等內容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
作為百獸之王,獅子的形象雄壯且偉岸,能給人勇猛威嚴的感覺。在古代,人們將獅子作為勇氣和力量的代表,也將其用來驅邪鎮宅。據有關傳說記載,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而舞獅活動起源于三國時期,由南北朝時期流傳起來,距今已有千年時間[3]。舞獅活動最早是由西域傳入我國,我國民間在進行慶典時都會以舞獅來助興。在舞獅文化的發展進程當中,舞獅形成了南北兩派。北派將技巧作為主要的表演形式,因此被稱為“武獅”,主要表演翻騰、跳躍、登高、望遠、朝拜等多個技巧,可以表演走梅花樁、蹬桌子、踩滾球等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而南派將表情作為主要的表演形式,因此被稱為“文獅”,主要表演舔舐毛、抖抖毛等,表情動作十分豐富,也可以進行高難度的吐球動作,從而引人發笑。
舞龍舞獅運動不僅向人們展示了其團結合作的精神,而且還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了傳承與發揚,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體現在民族精神的積極向上,將強身健體、休閑娛樂融為一體,代代相傳而經久不衰。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底蘊深厚,使得我國成為一個具有審美文化的國家。這也使得我國龍獅文化運動擁有藝術審美的獨特性。在龍獅文化運動中,通過動作和音樂節奏的相結合,龍與獅的翻騰跳躍,此起彼伏的盤旋,讓表演者的歡快情感通過使用優美的形體,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舞獅運動也展現出了中華民族的團結精神,而觀看的人們也享受到了精神藝術的洗禮,從而達到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和諧及人與自然之間的美學體驗[4]。龍獅文化運動之美隨著人類的本質力量不斷地進行重組和再造,與時俱進,詮釋著其新的藝術、內涵,由古代龍和獅子的美好象征為主導的真、善、美、吉祥、尊貴藝術,加以人的具體化和形象化,融合人本身的情感,展現出龍和獅子的神態、技巧與意境。
在傳統的舞龍舞獅當中,動作極其巧妙,在舞獅當中有起勢、奮起、驚躍、上樓臺等造型,這些動作展現了獅子的力量。而舞龍當中也有“神龍擺尾”“二龍戲珠”等動作,通過這些動作展現出了龍的盤旋之勢。這些舞龍舞獅的運動,都屬于有氧運動,能有效加強人體的心肺功能,而且這種歡快的氛圍能消除負面情緒,提高人們的身心健康水平,而且鍛煉了表演者之間的團隊合作及對彼此的相互信任,從而充分展現了力與美。因此,龍獅作為一項藝術運動,本身就具有體育文化運動的健身娛樂作用。在進行舞龍舞獅運動的學習、訓練、比賽的過程之中,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身體鍛煉,這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自身的身體、心理素質。
西方體育運動一直深刻影響著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田徑、籃球、足球、排球、網球、高爾夫球等一系列西方運動的傳入與發展,給學校體育帶來了無限朝氣和生機,為豐富學校體育文化生活,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體育鍛煉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事物都有兩面性,西方體育運動帶來益處的同時,卻也間接使優秀民族體育運動被漸漸邊緣化,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甚至即將消失。龍獅文化運動作為一項我國特有的傳統運動項目,一項優秀的傳統運動項目,無論是從表演者還是觀賞者的角度,都讓人們自身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能夠讓人積極主動地將自己投入龍獅運動項目中。龍獅文化運動項目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優秀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一致的深層內涵,也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勞動人民對文化、風俗及信仰的寄托和表達,而這一項傳統文化的發揚也可以使后輩繼承和發揚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5]。龍獅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僅僅是身體素質與意志力等方面的鍛煉,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夠增進人們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對我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更直觀更透徹更深刻的了解,增強我國人民的文化認同感、自信感和自豪感。
龍獅文化運動大多數以團隊的形式出現,且結合了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如音樂、舞蹈、隊形變化等。因此,龍獅運動實際屬于一種文化,蘊含了許多文化藝術元素,而這種文化藝術元素在我國高校中更容易得到接受及傳播和發展。在高校中設置龍獅課程,不但能夠強化教學改革,還能夠提高學生團結合作精神、拓寬學生的就業途徑、豐富當代青年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是龍獅文化能夠在高校中得到發展與傳承的重要途徑。故而在設置龍獅課程時,應當從龍獅產業化理論、傳播理論、運動理論,以及文化理論等方面來設置,不斷完善龍獅運動技術體系與運動理論,從而為推廣龍獅運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6]。
龍獅文化運動是我國自古代發展至今的一項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在我國北方地區比較流行,因而該地區的高校中有的學生從小就受到熏陶與影響,擅長舞龍舞獅。如果在高校中建立龍獅訓練隊,不僅能夠傳承我國傳統文化,而且能夠豐富我國當代的校園文化。對于原本就擅長舞龍舞獅的青年學生,在教師帶領之下進行龍獅運動,除了能夠培養青年學生終身體育的理念,還能將龍獅文化中具有的特性,如教育性、健身性、審美性、娛樂性、表演性及民族性體現出來。龍獅運動既有利于我國高校建設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還能起到豐富傳統文化傳承方法的作用,培養青年學生積極進取、團結向上的精神品質,從而達到增強校園凝聚力的目的。
龍獅運動中所含有的龍獅文化,除了能鍛煉學生體質,強健學生體魄之外,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尊心,對于增強學生民族凝聚力與自豪感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7]。目前,大多數高校都在開展民族體育節運動賽事,然而很少有高校開展龍獅運動競賽。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龍獅運動所具備的文化精神是其他項目無法替代的,其積極進取與團結協作的精神,必然會影響到其他體育項目的氣勢,在忘我拼搏當中,既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品格,還能起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升華人格的作用,這正是高校在建設校園文化中所需要的。由此可見,龍獅文化能夠將校園文化成果充分彰顯出來。
近年來,龍獅文化運動已逐漸在高校中得到發展,并開展了許多體育文化活動來交流龍獅文化,包括各種形式的競賽及龍獅表演等。實際上龍獅文化運動十分適合在舞臺上進行表演展示,能夠帶動現場氣氛,其中舞龍可適用于大型慶典活動,而舞獅則適合于小型的典禮。慶典形式也較多,比如工廠開業典禮、建筑物落成儀式、校園運動會開幕儀式等,都可開展舞龍舞獅表演。故而對于高校培養的龍獅隊伍來講,可以適時去參加這些慶典、運動活動,不僅能夠對高校校園文化進行宣傳,還能夠將表演當成鞏固訓練、補充訓練的一種模式,在社會實踐的同時,還能夠獲得隊伍建設的經費,從而擴大龍獅隊伍與發展龍獅文化。另外,高校與高校之間還可以開展龍獅錦標賽,通過比賽進行交流,傳播龍獅運動的教學方法、訓練技巧等,讓高校間的學生與教練員相互進行學習,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以此來拓寬校園文化的傳承視野[8]。
綜上所述,在高校中開展龍獅文化傳承,一方面能夠與體育文化的理論體系進行結合,進而為建設校園文化提供理論依據;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認識龍獅文化,認同龍獅文化,進而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民族自信心,提高學生的體質水平,促使其能夠得到全面發展,故而龍獅運動應當在高校中全面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