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貝貝 瞿振芳 劉振西 韓立新
(三門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河南 三門峽472000)
豫西地區老果園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和洛寧縣,是我國黃土高原蘋果優勢主產區之一。豫西地區現有的蘋果園95%左右為喬砧栽培,這種栽培方式具有樹冠大、成花晚、管理難的特點,是一種高消耗、低產出的栽培方式。以三門峽市為例,全市現有蘋果樹栽培面積177萬畝,其中樹齡超過25年的老果園有33萬畝,雖然最近幾年一直在進行老果園的改造工作,但由于綜合配套措施不到位,隨著樹齡的增長,蘋果的產量和品質仍得不到顯著改善。近些年,通過對三門峽地區老果區開展以間伐為主和整形修剪為輔的修剪技術,綜合應用簡易水肥一體化技術及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使果園經濟逐步實現了增優增效。
喬化密植果園間伐及整形修剪技術的應用要與樹勢、土壤肥力、管理水平密切結合起來。全園間伐后的栽植密度以35~40株/667m2為佳,從而保證樹冠能夠充分張開。適當抬高下部主枝延長頭位置,增強樹勢,充分保障全樹的通風透光性,提高葉片的綜合光照利用效率,促進花芽分化,從而增強果園整體的樹勢和抗病力,起到提質增效的作用。
1.1 間伐技術。生產上常用的果園栽植株行距大多為4 m×3 m、4 m×4 m、5 m×3 m等。喬化密植果園間伐改造要根據樹勢、樹齡分批次完成,采用隔行(行距小于4 m)或隔株(株距小于3 m)的間伐形式,要根據果園的行向變化采用適當的方法,間伐后畝留株數控制在30株左右,并對間伐改造后的傷口及時涂抹愈合劑進行保護。具體操作方法分3步:第1步主要是提高主干高度,直接疏除掉過低過粗的主枝,使主干高度保持在1.2 m以上。第2步是落頭開心,降低樹高,對于樹勢過旺或過弱的果樹,不能一概而論、一步到位,要做到樹體的高度要逐年進行落頭降低,保證樹高不能過高。注意在疏除主枝和開心落頭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剪鋸口的消毒工作,留好保護樁。第3步是疏枝控冠,多留下垂枝結果。整樹大枝控制在3~5個,一次無法疏除到位的,要2~3年完成。
1.2 整形修剪
1.2.1 修剪方法。秋季修剪要做到疏枝透光,對于延長枝的新梢要抑頂促萌拿枝軟化,及時疏除主枝背上直立徒長的強旺枝和外圍的多頭枝。冬季修剪的時間一般在11月下旬至來年萌芽之前,溫度過低時不要修剪。一般幼旺樹主要在秋末或早春修剪,因為春季修剪過程中不易發生腐爛病。修剪過程中一定要做好修剪工具的消毒工作和樹體的保護工作。
1.2.2 修剪結果。喬化密植果園最終改造成的樹形是開心形,使樹冠完全開張,結果枝下垂,冠內通風透光,以利于果實著色,提高果品品質。最終保留永久性結果枝2~3個,干高保持在1.2~1.5 m,樹高3.5 m左右,冠幅保持在4~5 m,樹冠呈近圓形。樹高超過4 m后一定要逐漸落頭開心,第1次開心落頭后,保留5~6個結果主枝,第2次開心落頭后留3~4個結果主枝,最后形成長放大冠開心樹形。大、中、小結果枝組主要著生在主枝的兩側上,多培養下垂的短枝結果,也可根據空間的需要在主枝上插空分布。結果枝組呈珠簾狀,在主側枝兩側下垂。
2.1 水肥一體化技術。豫西地區老果園大多還是按照經驗施肥,澆水有的還是靠天吃飯。為了提高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肥力,就需要對果園進行科學的施肥,并在施肥過程中配合使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從而使果樹能夠充分吸收水肥,達到增強樹勢、提高產量的目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過程中可以依據地勢條件,將自流式簡易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到實際生產中。肥料多選用水溶性好的有機肥;注重秋施基肥,及春季和果實膨大期的2次追肥;肥料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
2.2 行間種草及樹下覆膜技術。應用行間生草技術可種植專門的草種或采用自然生草的方法。為了防止出現草與樹爭奪水分養分的情況,要及時割草。樹下有條件的可以覆園藝地布,起到保墑防雜草的效果。
為了減少殘次病害果,生產出高品質的綠色果品,對常見的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實際操作中應加強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的結合,保持果園的微生物循環系統不被破壞。定期做好果園病蟲害的調查及監測預防工作。在果樹的生長期可以進行科學有效的誘蟲帶加誘捕器誘殺、多種性外迷向劑的應用和多功能誘捕燈等的應用。在藥劑的選擇上應選擇生物源、礦物源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不要重復長時間使用一種農藥,避免產生抗藥性。如針對蚜蟲防治可采用氟啶蟲胺腈,針對棉蚜采用棉蚜凈,針對天牛采用噻蟲啉(6月下旬~7月上旬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