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蟲病是我國重點防治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青藏高原地區是包蟲病重疫區,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人間包蟲病患病率曾長期居高不下。
2015 年,原農業部和原衛計委等13 個部門共同啟動了包蟲病綜合防治試點項目,在石渠縣實施了畜間包蟲病防治模式建立與推廣項目。
5 年來,石渠縣在采取“犬只投藥、家畜免疫、犬只管理、無害化處理病害內臟”等標準化防治措施的基礎上,建立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化畜間包蟲病防治模式“238 石渠模式”(雙滅源、三切斷、八舉措);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取得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舉辦各類培訓班23 期、培訓人員達1.3 萬人次,助推專業人才本地化,有效提升防治能力;先后開展宣傳活動33 次、發放宣傳和培訓資料近4 萬份,通過“小手拉大手”健康教育活動、每月9 日利用微信向農牧民發送防治信息、派員深入居住區宣講等形式,積極宣傳防治知識,引導群眾養成人犬分離、勤洗手等良好生活習慣,降低感染風險。
今年8 月,國務院多部門聯合專家組對石渠縣包蟲病綜合防治試點進行終期考核,全面肯定了當地畜間包蟲病防治工作。專家組認為,石渠縣探索建立了科學可行的畜間包蟲病防治模式,積累了豐富防治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

防疫人員正在進行犬糞的收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