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燕
摘?要:伴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也處于不斷的改進之中。語文教師只是要求學生學習好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現今語文教育教學活動的需要,應對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有效培養,促進其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看重學生未來的學習潛力,樹立終身學習的欲望和習慣。許多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但初中便泯然眾人,高中更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究其原因是小學階段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以至于在學習任務變重,難度加大的情況下無法適應,導致其學習成績下滑。因此,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好習慣展開相應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生;好習慣;有效策略;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7-0146-01
語文教育教學活動狹義上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教給學生語文知識。同時好習慣也不僅僅指學習習慣,還包括生活習慣,待人接物時的禮貌等等。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習慣的重要階段,對其一生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和影響。一些學生小學時期雖然比較調皮,但是善于獨立思考,尊重師長,講禮貌,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即使在小學階段其成績沒有拔尖,好習慣的帶給他的幫助會越來越明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輕而易舉能夠做到的,而是需要堅持不懈,本文將圍繞好習慣養成的策略和方法展開討論。
1.加強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以幫助其樹立良好的語文學習觀念
好習慣的養成不能是強制要求來的,而是需要慢慢的自我養成。因此,老師如果為了使其養成好習慣而強制性地要求學生做好每一件事,以養成好習慣,在老師的管制期間可能有效果,但是一旦脫離了老師和家長地約束,可能會前功盡棄。自我約束能力強的學生可能還不太明顯,一些平常就不聽話的學生,在這時候可能會更加不守規矩。因此,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使得學生端正對語文學習的態度,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加強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其樹立良好的語文學習觀念。小學教師應該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多對學生進行思想和感情方面的教育,使其語文學習的價值觀念在情感教育中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在學生心中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才能使其在生活和學習中對自己所做的事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和認識,讓學生明辨是非,從而形成自我約束力,這對于好習慣的養成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是其根本性的前提。
2.小學生好習慣養成的有效策略和實施方法
(1)小學語文教師注重言傳身教,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小學生還處于對世界的探索和認知的階段,對各類事物有著很強的模仿能力,身邊人的言行舉止會對其行為習慣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身邊教師和家長的言行舉止。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的言傳身教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在小學生心目中是非常有威嚴的,有很多不聽家長話的孩子卻很聽老師的話,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不言而喻。例如,一位小學語文老師上課經常遲到,那么學生在上這個老師的課的時候可能也會遲到早退;老師在班里將地上的紙屑撿起來,學生也會更加愛護班級的環境;老師在課堂上經常鼓勵學生,學生也會給身邊的同學以鼓勵。語文老師在課堂注重因材施教以及言傳身教可以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健康培養發揮示范性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多讓學生思考,為其提供思考機會,學生更容易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漸漸地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影響,從而形成良好的習慣。因此,語文教師的行動會促進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2)運用班會時間和課下時間進行學習習慣重要性的講解
一個好的語文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通過每天的堅持然后才能慢慢形成,并且好習慣是很容易受到破壞。有學者曾研究過形成一個好習慣要21天的堅持,但丟棄一個好習慣僅僅需要一天。這就需要小學老師每天都要對學生做進行督促以及鼓勵。有時候情感教育和言傳身教固然重要,但監督和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可以每周開展主題為“好習慣養成”之類的班會活動。班會內容和形式老師可以自由選擇。例如,一些教師讓學生看一些和好習慣養成有關的視頻,老師可以講解好習慣的養成途徑以及好習慣的重要性,給學生舉一些例子,甚至可以鼓勵學生走上講臺現身說法,也可以總結一下近一周以來班級同學的具體表現,對習慣較好的學生給予其表揚。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推舉這一周內的好習慣的事跡,或者讓學生表演和好習慣有關的一些情景劇等等。
(3)開展語文教學和家庭教育結合以促進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是遠非三言兩語所能解釋的,家庭教育對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影響,在某種意義上會超過了學校的教育。因此,小學生要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語文教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僅僅在學習對其進行教育引導是不夠的,語文教師還應該多和學生的家長溝通聯系,把學生在學校的一些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父母對孩子教育有不當地方,老師應當及時向家長提出建議和糾正措施,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學生家長和教師更應該使其在自然而然中形成好習慣,同時,更有耐心,循序漸進,對學生進行一個長期的監督和引導,真正的對學生施加影響。
總而言之,小學生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語文教師的教育、引導和監督,家長的幫助和支持。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完善自身,采取一些有效合理的辦法措施來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在學校,老師,家長的多方面努力之下使得學生養成正確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周文真.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現狀及問題分析[J].學周刊,2019(18):102-103.
[2]朱書敬.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J].漢字文化,2018(22):142-143.
[3]張利.小學入學新生生活習慣養成策略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