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肖 王 莉
(無極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無極 052400)
近年來,無極縣及周邊縣市果園養鵝發展很快,果園飼養鵝周期短、投資回報快,但是由于養殖戶禽病知識匱乏,飼養管理粗放,防控措施不到位,疾病往往給養殖場帶來很大損失。
某養殖戶購進雛鵝2 000 只,戶主在果園里建有育雛室,采取網上飼養。至雛鵝10 日齡,戶主認為舍內溫度太高,遂開始放鵝群出來,到果園內飼養,至14 日齡開始發病,鵝群采食量下降,出現呼吸道癥狀,有的跛行,拉白稀糞,遂投服雙黃連口服液、多西環素,病癥越來越重,至17 日齡死亡100 多只。
病雛鵝羽毛蓬松,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停食,縮頸呆立,閉目似睡,呼吸困難,發出呼嚕聲響。有的跛行,排白色石灰樣稀糞,污染肛門周圍。病死鵝普遍消瘦,有的因呼吸衰竭嚴重脫水而亡。
剖檢病死鵝10 只,肺部均布滿粟粒大小黃色結節,氣管氣囊有黃色結節,肝臟腫大易碎,色淡。6只鵝內臟器官尿酸鹽沉積,肝被膜、心包膜等處有大量尿酸鹽沉著,腎臟腫大蒼白,輸尿管擴張,內含石灰樣內容物,腿部關節腔打開,內含石灰樣尿酸鹽。
取肺部帶黃白色結節的組織,用兩片載玻片壓碎,滴加20%氫氧化鈉溶液,顯微鏡下可見菌絲及分生孢子。取腎臟組織鏡檢,可見腎小管擴張,周圍間質水腫,上皮凝固性壞死。
根據臨床癥狀、剖檢病變及實驗室診斷為曲霉菌感染與痛風合并癥。觀察鵝群飼養環境,果園梨樹樹下濃陰遮蔽,樹坑里是厚厚的、沉積多年的枯草及梨樹掉落的枝葉,正值雨季,高溫潮濕,正是霉菌繁殖的適宜環境,能聞到一股腐敗的氣味。由于自身生理特點,雛鵝對各種疾病抵抗力低及易患病。痛風也是雛鵝易感的疾病,在轉群、溫度變化、換料、做疫苗、缺水、病理等應激條件下,最易發生痛風病,而缺水是發生痛風的直接原因。
6.1 劃定鵝群活動場所,活動場所與外部環境隔離。活動場所以內清掃樹下的枯枝爛葉,然后用2%火堿消毒。在做好上述工作之前,鵝群暫時在舍內喂養。
6.2 鵝群上午用0.05%硫酸銅溶液飲水(治療曲霉菌感染),下午風道液態(主要成分茯苓、桑枝等,對降低尿酸鹽水平,改善家禽內臟及關節尿酸鹽沉積,抑制痛風有很好療效)飲水。飼料中添加制霉菌素、禽腎解毒靈、土霉素。添加土霉素是防治細菌病繼發感染。
7.1 網上育雛相對與平地育雛有很多優點,逐漸被廣大養殖戶采用,大大減少了霉菌病、球蟲病及漿膜炎等疾病的發生。由于雛鵝免疫力低下,所以至少要在網上飼養20 天后才可以放養,放養前要對運動場所全面清理消毒。
7.2 雛鵝易發痛風病,輕微的應激也可能導致嚴重的疾病,對于不可避免的應激條件,要做好應對措施,投放多種維生素及電解質。體內缺水是痛風的直接原因,所以衛生而充足的飲水對于雛鵝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