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孝麗
(海寧衛(wèi)生學校,浙江 海寧 314400)
藥物應用護理課程是中專護理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是醫(yī)學、護理與藥學之間的橋梁學科,對于學生專業(yè)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邏輯思維,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成為教師探索的方向之一。
藥物應用護理教學存在的問題見圖1,具體如下。

圖1 藥物應用護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具體某一種藥物的學習是從作用機制開始到作用、用途、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內容繁雜,但是教材呈現方式多是文字表述,單一枯燥,很難表現各知識點的內在邏輯關系。同時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動教,學生被動學,多線性思維,少邏輯思維。學生很少思考和關注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缺乏邏輯思維,不能融會貫通,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現記憶混亂問題,沒有真正消化吸收。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學習多關注藥物的具體細節(jié),喜歡針對某個藥物進行碎片化記憶,忽略了知識體系的構建。課程結束后,學生往往只能掌握一些零碎的知識或某個代表藥物,很少分析和比較同類藥物之間的異同,認為每個藥物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從而無法系統(tǒng)描述某一章節(jié)的知識框架。
藥物應用護理課程涉及十三大類藥物,每一類藥物又涵蓋了數十種具體藥物,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只能介紹每類藥物的代表藥物或經典藥物,從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用藥護理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對于其他同類藥物多是簡要介紹或讓學生課后自學。隨著新藥的不斷問世,學生僅僅靠書本上的知識顯然是不能完成臨床工作的。
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把各個零散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通過分析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構建知識網絡,建立知識體系[1]。學習藥品說明書是學生獲取藥品知識最直接的途徑,對藥品說明書進行收集、整理、分析,有利于學生了解臨床工作[2]。
導圖式說明書結合思維導圖和藥品說明書,提取藥品說明書中與護理工作關系密切的內容,緊扣臨床實際,制作學案式、綱領式、創(chuàng)作式導圖說明書(見圖2),讓學生的學習邏輯化、知識體系化、全面化,提高藥物應用護理教學質量。

圖2 導圖式說明書創(chuàng)新思路及應用目的
利用學案式導圖說明書,從藥物的作用出發(fā),擴散至臨床用途、不良反應和用藥護理,把零散的知識點整合在一起并建立內在邏輯聯系,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
利用綱領式導圖說明書對同類藥物進行總結歸納,分析優(yōu)缺點,尤其是與臨床緊密相關的護理要點,呈現各種藥物的異同,幫助學生進行對比,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藥品說明書直接來自臨床,信息更加詳細全面,可以很好地彌補教材的不足。同時新藥層出不窮,許多新藥知識在教材中沒有提及,利用創(chuàng)作式導圖說明書將新藥引入教學,緊跟臨床發(fā)展,拓展臨床思維,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全面化。
課前,要求學生收集M受體阻斷藥相關藥品說明書,下載用藥助手App和思維導圖App,熟悉思維導圖經典模式圖(圓圈圖、樹狀圖、氣泡圖、雙重氣泡圖、流程圖、多重流程圖、括號圖和橋型圖),為后期學習做好準備。導圖式說明書的3種形式及用途見表1。

表1 導圖式說明書的3種形式及用途
課前:教師結合教材和阿托品的藥品說明書,設計學案式導圖說明書,理順各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及總體結構,從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出發(fā),有效組織、串聯教學內容,理清教學思路,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課中:引入案例,以問題為導向,布置任務——制作阿托品學案式導圖說明書。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合作,結合書本和藥品說明書,從主干到分支,從作用、應用、不良反應到用藥護理,層層剖析,環(huán)環(huán)相扣,師生配合,不斷修正完善,最終制作完成一個統(tǒng)一、嚴謹、有邏輯、重點突出、方便記憶、結構完整的阿托品學案式導圖說明書(見圖3)。學生結合臨床案例,學以致用,解決問題,提升知識應用能力,培養(yǎng)臨床思維。教師對學生學案式導圖說明書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實現多元化、過程化評價。

圖3 阿托品學案式導圖說明書
學案式導圖說明書是以某個具體藥物為中心進行知識發(fā)散和聯系,是一個獨立的知識框架,不利于同類藥物之間的對比分析,學生容易出現記憶混亂情況。為此,我們制作了M受體阻斷藥綱領式導圖說明書(見圖4),從M受體阻斷藥這一類藥物出發(fā),分析代表藥物阿托品和其他同類藥物東莨菪堿、山莨菪堿、合成代用品的優(yōu)缺點,尤其與臨床緊密相關的護理要點,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進行對比記憶。綱領式導圖說明書主要用于復習鞏固,當完成本節(jié)藥物新知學習后,學生及時進行鞏固復習,整體、系統(tǒng)理解所學知識,內化吸收,構建認知體系,提高學習效率。

圖4 MR阻斷藥綱領式導圖說明書
針對教材沒有涉及或課上來不及講解但臨床需要使用的藥物,教師可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設計創(chuàng)作式導圖說明書,這是拓展知識和評價學習的重要過程。比如,M受體阻斷藥中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無法詳細講解,組織學生4人一組,下臨床調研這些藥物的使用情況(包括藥品的通用名、臨床用途、用藥護理措施、不良反應等),然后發(fā)揮想象力,運用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角度制作創(chuàng)作式導圖說明書并在班內展示。學生與教師一同評價、討論,結合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選出最具創(chuàng)意、最具價值的創(chuàng)作式導圖說明書(見圖5)。創(chuàng)作式導圖說明書補充了書本知識的不足,使教學更貼近臨床實際,學生通過親身調研,不僅對知識有更全面的認識,還理解了學習藥物的重要性。

圖5 創(chuàng)作式導圖說明書
藥物應用護理作為護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對學生專業(yè)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3]。但從學生反饋中發(fā)現,學生缺乏邏輯思維,不善于構建知識體系,同時又渴望豐富臨床用藥知識。
運用導圖式說明書是藥物應用護理教學中一種全新的嘗試,是對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課中利用學案式導圖說明書,啟發(fā)學生思考,梳理新知,培養(yǎng)學習的邏輯性;復習中采用綱領式導圖說明書,鞏固強化,審視新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課后鼓勵學生結合臨床發(fā)現新藥,探索新知,通過制作創(chuàng)作式導圖說明書不斷豐富臨床知識。M受體阻斷藥的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良性互動,有效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形成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切實提高了教學效果。
目前導圖式說明書還處于應用探索階段,如何使其應用路徑、應用方式變得多元化、合理化,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探索。